阅读过程的特点

一、阅读过程的特点

该模式以概念理论为基础,提出在阅读的过程中,阅读者可根据本人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根据这一模式,阅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知识的实践或实现。根据语用学等学科的理论,语境知识包括语用规则和世界知识。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编码和解码的依据来自两方面:一是语言本身的内部结构规律,即合语法性。二是社会交际的原则,即语用原则。语言规则确立语言符号的字面意义,语用原则则明确语言符号在交际中的实际意义。

世界知识也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如果不辅以足够的世界知识,它们是无法真正理解自然语言的。对歧义部分的理解主要依靠阅读者的背景知识和个人经验。因文化背景的不同,阅读理解上的错误常常呈现出系统性,即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期待心理和价值尺度、不同的语言思维模式、不同的语言修辞习惯,都会导致语言信息理解上的差异。

因此,目前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有关阅读行为的观点是:阅读活动是一种多种因素,多向交流与反应的复杂解码过程。解码依据来自文字、语言、语用、世界等方面的知识。语言知识具体为语音、语法、语义等知识。世界知识中包括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语用知识涉及人际交往修辞原则和语篇修辞原则等。所有影响阅读过程的因素都处在不同的层面上,任何一个都可能与另一个发生互动关系,因此影响对阅读材料快而准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