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优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关注语言文字为主的单模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由此可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英语教学打开了新的大门,多元化写作教学成为一种趋势,网络技术在写作教学中的优势也日益显现。
1.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网络教学以新颖的形式和多样化的内容,可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网络技术不仅能够创造逼真的语言环境,而且能够在写作中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动画紧密结合起来,使写作更加生动、活泼、有感染力。在多媒体网络英语写作教学中,写作学习的重心已由教师转移到了学生。教师起到组织、引导和答疑的作用,学生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并最终达到使自己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目的。
2.网络多媒体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下,写作任务的材料通常来自课后习题,一方面话题比较陈旧,体现不出时代感;另一方面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往往缺乏兴趣,写作积极性不高,导致写作质量较差。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进行写作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它将丰富多彩的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媒体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学生可以从各种英语学习网站上获取大量相关信息,搜集写作素材,积累写作技巧。学生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有道等轻松地获得许多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这样,学生可以在写作之前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深化自己对某一话题的认识,写的时候就会言之有理、有思想深度。通过学习英语写作网站中的优秀范文,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积累写作技巧,从而对写作更有热情,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
3.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的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教师讲一个写作技巧之后,布置一个作文题目,学生写完之后交上作业,教师最后进行批改。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造成学生作文中思想贫乏、表达不流畅、内容空洞。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角色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向主动的知识建构者转变,并成为写作教学的主体。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消极地应对写作任务。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增强,在写作前的准备阶段,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检索大量的信息材料,用于准备写作课堂中的相关话题。在写作课堂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因前期的积极参与,活动时能更好地融入相关话题,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吸取写作材料中的思想、观点和语言,使语言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4.有利于师生互动,提高写作效率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比较有限,只是简单勾画出语法和表达错误,不能完全传达给学生写作错误的理由,师生缺乏交流,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高。而网络平台具有实时交流的特点,便于学生之间开展讨论和分享信息,利用电脑可以将写板书的时间极大缩短,增加了师生互动的频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写作技巧,并运用技巧编造句子,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学生将学到的写作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利用QQ、论坛、微博、微信等其他交流平台进行写作方面的探讨。这种方式在鼓励学生写作的同时,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交流的时间、形式以及内容,教师通过这种交流来监控每个学生的写作过程,随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将极大提高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严格遵循教学规律,适应学生特点,网络教学也不例外。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设计,也要符合英语写作的教学规律,突出英语写作教学的特点,教学策略科学合理。
2.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者看作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有学习的自主权、选择权。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如兴趣、时间、条件、学习差异等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等,选择参加讨论,决定个人学习进度等。因此,高校英语写作教学平台中,各个要素的设计和运作,要充分发挥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个别化或协作式探索、巩固知识和会话交流,并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适应性原则
学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要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评价方式和标准。不同的学习者,其认知能力、认知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为学习者提供符合其能力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评价方式和标准。
4.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能根据系统反馈回来的信息,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相应的指导。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开展的英语写作教学,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流程。但是,有时候学习者不清楚自己的知识状态,看不清自己知识的缺陷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根据系统提供的监控信息来帮助学习者认清这些问题,并为学生提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因此,设计写作教学模式时,要提供实时的监控措施和快速的反馈机制,以便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5.协作性原则
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协作学习”对学生的意义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营造融洽的学习环境,学生得以形成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学生共同讨论各种问题和观点,共同为一个学习任务而进行协商和辩论。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就可以为整个群体所共享,从而避免了网络学习环境师生分离、生生分离带来的缺乏交流的弊端。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阶段
1.写前阶段
写前阶段主要是构思和收集素材。首先,从构思上来讲,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范文,通过网络在线和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网络讨论,集思广益,确定自己的写作思路。其次,从收集素材上来说,多媒体网络是一个大的资料库,基本上我们只要输入相关的词就可以从网络找到所需的素材,包括文章的背景材料、相关的语法知识和典型句式、图形解释、单词注解等。同时,网上还有专门的英语教学网站,主要是进行写作课程和写作技巧的教学,这些素材的收集都有助于英文写作的前期准备。
2.写作阶段
学生可以利用相关的写作软件写出框架和草稿,可在电脑中输入相应的写作内容,然后利用计算机的文字处理功能对一些常见的拼写错误、大小写错误进行初步检查,这样简化了编辑过程中的琐碎细节,使学生能够更加关注文章的创作。然后利用网络将文章直接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网络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反馈,提出建议或修改意见,这一过程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全程监控学生的写作过程,随时掌握学生的写作进度,更有利于指导学生的写作。
3.写后阶段
写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包括修改和重写。学生可以利用剪切、添加等电脑操作手段对文章进行修改,可以通过电脑检查功能对单词拼写、语法句法进行纠正,可通过网络对发布在网上的文章进行学习。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布局等大的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共性或常见的错误和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和说明,而且可以通过发布优秀作文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