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际性原则

一、交际性原则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人们主要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交际是在特定语境中说话者和听话者、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意义转换。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①交际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交际形式;②交际总是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之中;③交际需要两个以上的人参与并产生互动。

学习英语的首要目的就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而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交际能力的核心就是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在不同的场合下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流。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首先要贯彻交际性的原则,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英语与人交流,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英语课程的性质

英语课首先是一种技能培养型的课程,要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而不是把教会学生一套语法规则和零碎的词语用法作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与人交流,获取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用三个方面构成一个有机的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其中的核心在于使用。因此,教师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认清课程的性质,是落实交际性原则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创设情景,开展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交际活动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的发生总是处于特定的情景之中。情景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交际方式、谈论的题目等要素。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中,讲话者所处的时间、地点以及本人的身份都制约他说话的内容、语气等。因此,在基础英语教学中,要使教学的内容置于一种有意义的情景之中。而且,在一定的情景下学习英语,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交际性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尽量利用各种教具,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情景,进行真实或逼真的英语交际训练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成效,而且能够做到学用结合。

(三)注意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得体性

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只偏重语法结构的正确性,而根据交际性原则,学生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需要能够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向适当的人,讲适当的话。这一点与上面一点密切相关,创设情景,开展多样的交际活动,课堂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编对话、角色扮演、话剧表演、专题讨论或者辩论等,都有助于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充分表现自己,从而掌握地道的语言。

(四)精讲多练

英语课堂的工作不外乎讲和练两种,前者是指讲授语言知识,后者是进行语言训练。在课堂上,适当地讲授一些语言知识是必要的,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就如同学习游泳一样,在下水之前,教师讲解一些注意事项、游泳的动作要领,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水里训练的效果。但是,英语首先是一种技能,技能只有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因此,教师必须清楚,讲解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训练。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以“画龙点睛”式的点拨。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在进行必要的讲解之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练习时间。

(五)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真实性,贴近学生的生活

语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定要考虑这一因素。在英语教学中,要把语言和学生所关心的话题结合起来,要给学生足够的、内容丰富的、题材广泛的、贴近学生生活的信息材料。另外,教学内容的真实性还要求教材的语言和教师的语言是真实的。就是说教材的语言和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英语本族语人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而不是专为教学而编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