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力技能的培养
要改变学生听力词汇量普遍不足的现状,提高学生听力词汇量的累积,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将阅读词汇转化为听力词汇
从学生自身的知识构成来说,阅读和听力两种词汇的关联越小,则两种词汇量的差距越大。记生词不能只靠看或读,而是要与听说结合。要缩小听的词汇量和读的词汇量之间的差距,就要充分利用其相互作用,针对学生已掌握的阅读词汇,增加听词练习,用以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瞬间反应能力。
(二)精听、泛听相结合
精听就是要反复听,把每个词都听准,之后进行听写或概括总结等。遗憾的是,由于课时、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精听常常被人们忽略。其实听写的形式也很多样,可以是词汇词组听写、完成句子式听写、填写表格式听写、回答问题式听写、完整的句子听写、复合式听写以及短文听写等,这些方式对短期内增加听力词汇量最为有效。泛听就是大致地听取大意,获取信息点,不一定要全部都听懂,泛听在考试和生活中较常使用。要打下坚实的听力基础,最好是精听与泛听相结合,横纵交错,既有实战操练,又能查缺补漏。
(三)发挥语音意识的促进作用
世界现存的文字系统基本可归为两大类:表意文字系统和表音文字系统。汉语属于前者,而英语属于后者。针对表音文字系统的特点提出来的语音意识的概念,指的是对单词发音结构的认识:一是单词的整体发音具体包含哪些音素。二是每个音素来自什么字母或字母组合。依据语音意识形成的心理语言技能包括:将整个单词发育逐步分解成音节和音素的能力、把单个音素组合成整体的单词发音的能力以及明确单曲中每个音素与什么字母或字母组合对应的能力。研究表明,语音意识的发展对单词的认知及拼写有帮助作用。语音意识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记忆更多的单词,可以准确读出陌生单词的发音,这样一来单词的记忆就有章可循了,不再是死记硬背字母序列。
(四)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
课外英语学习无非就是看书,若遇到不懂的词就去查字典,而听却是多此一举,这是一种必须要纠正的错误观念。因为听力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会提升的。听音练习一般分为精听和泛听。因此,有必要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一定量的精听与泛听,在练习时如果没有配套的文字材料,遇到听不懂的单词,应根据内容或根据发音规则去推测词形。然后查字典求证,以达到彻底听懂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听音查字典的能力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