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二、素质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辩证关系

1.素质教育思想的广泛普及为英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进入21世纪后,面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际文化交流和其他方面的联系大大增强,以及各行各业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及评估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社会对此提出强烈的革新要求。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使得“素质教育”以其春雷之势响彻中华大地。今天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可谓是家喻户晓。当前,高校英语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强调英语语言的运用性特征,考试、考查方面也正在不断的改革之中。所有这些变化,都必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思想的不断普及,也就是要给英语教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拓宽了英语教学渠道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全面展开,为各学科的改革注入了活力,动脑、动手、自学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各学科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点,他们的方法、他们的内容,给英语学习带来了诸多启示。同时,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在他们的活动中、在他们的思考中、在他们的灵感中得到解决。比如,在看产品说明介绍、操作电脑的过程中,他们就会很频繁地接触到英语,为了弄清这些内容,他们就会借助工具书,进行一系列的自学、自解活动,从中得到锻炼,能力得到培养。

3.素质教育的成果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成果

良好的师生素质可以优化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例,部分素质好的学生,具有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的特征,这些都是学习英语必须具备的条件。素质好的学生,自学能力一般都很强,可以拓宽阅读面。同时,因为他们的知识面比较宽,对阅读材料、听力材料中所包含的信息,容易把握,并具有预测能力,因此英语学起来比较轻松,英语水平就比较容易提高。

4.素质教育是高校改革的发展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经济全球化水平逐步提高,这就使得对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其中英语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具有全面的道德品质素养。高校英语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互相交流的能力。英语教学应该把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增强素质教育,在平时的课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确保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也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并且这种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

(二)高校英语教学之于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

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高校英语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在我国长期的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总是把传授知识作为重点,将培养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放在次要的地位,基本不谈素质的培养。许多教师仍然认为,传授给学生的知识越多,学生的能力自然会越强,学生的素质自然会越高。而事实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产生、素质的提高不构成因果关系,不能“水到渠成”。如果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不改革,中国很难迎接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因而在教学中首先应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2.提升认知能力

学生对英语的熟练程度是进行高校英语教学的关键所在,在教育过程中,需要依托于理论与实践,重点培养学生哪方面技能?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学习?都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第一要保证不走极端,第二要保证符合实际。从根本上讲,高校英语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其原因在于,学生要想学习语言,就必须以语言背后的文化与知识作为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理有据,夯实根基。从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发现、提取、推理等多方面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3.强化文化能力

文化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一个不同社会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英语,便是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普遍比较重视文化教学,无论教材中还是课堂上,都在为学生介绍外国文化,让学生对中外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有所了解,确保学生的文化能力得到提升。单纯的英语流利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我们需要将高校英语教学放在文化中,真正解决问题。高校英语教学是强化学生文化能力的一个主要平台,使高校英语教学更加多样化,为素质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途径。虽然文化能力是高校英语教学所强调的主要能力,但也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实际,夯实语言基础仍然是其教学重点,对文化的介绍与了解也需要以提升语言能力为前提。

4.培养学习情感

在教育领域,情感所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情感教学也应运而生。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情感:第一,目标语情感;第二,社会文化情感;第三,学习过程情感。英语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二语言,在学习过程中,其与汉语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学生在学习时便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或喜欢,或厌恶,或向往,或反感,对于相应的文化也会“爱屋及乌”。而高校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目的便是要调整学习者对英语的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去了解英语文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学好英语。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既不能盲目崇拜,也不能一味拒绝,这也是高校英语对于素质教育的主要作用。

5.增强主体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意识。由于高校英语课程的特殊性,传统的“我教你学”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学生也无法建立起与教师平等的学习位置。因此,高校英语教学必须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上,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也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6.提高文化素质,增强交际能力

英语是欧美国家本族语使用者沟通交流的工具和文化传播的载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国英语学习者可以渗入它感受外国的文化气息。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其不仅在于它的国际地位,更在于它的文化底蕴。高校英语学习不仅限于书本,而是贯穿了听、说、读、写等技能训练的综合学习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传授知识、信息并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