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灵活性原则

三、灵活性原则

灵活是兴趣之源,灵活性原则是兴趣性原则的有力保障。语言是生活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语言本身的性质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遵循灵活性的原则,要在教学方法、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富有情趣。

(一)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在英语教学史上曾经出现了许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流派,例如语法翻译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教师应该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切忌拘泥于某一种所谓流行的教学方法。英语教学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两个方面。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内容,不同的语音、不同的词汇、不同的语法项目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其中又包括许多微技能。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综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使英语课堂新鲜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学的内容也要体现多样性的原则,不光要教英语,而且要教学习方法,结合英语教学教学生如何做人。

(二)学习的灵活性

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可以有效地带动英语学习的灵活性。要努力改变以往单纯地死记硬背的机械性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探寻合乎英语语言学习规律和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自主性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静态、动态结合,基本功操练与自由练习结合;单项和综合练习结合。大量的实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和拼读的基础,并能用英语表情达意,开展简单的交流活动,开发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语言使用的灵活性

英语学习的关键在于使用,教师要通过自身灵活的使用英语来带动和影响学生使用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讲解、用英语提问、用英语布置作业等,使学生感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活的语言。英语教学的过程不应只是学生听讲和做笔记的过程,而应是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英语来实现目标、达成愿望、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有意义的交际活动过程。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性的作业使学生灵活地使用英语,作业的布置应侧重实践能力。如可以让学生用磁带录制口头作业,让学生轮流运用英语进行值日报告,陈述和评议时事、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