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
高校英语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这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英语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文化素质,以及自学能力、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等。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涉及教育方向、教育功能、教育制度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指要通过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一)提高高校英语教师的素质
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来执行的,高校英语教师是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首先,高校英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以德为本,素质教育的首位是思想品行教育。正人先正己,良好的师德是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行教育的前提。所以教师要严于律己,自觉抵制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还要热爱本职工作,对学生充满爱心,同时提升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高校英语教师要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较高的英语教育专业素质。作为英语教师,要想把课上好,使课堂成为育人场所,自己首先要注意优化知识结构,做到知识广博,同时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学科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其最新科研成果,能较好地掌握教学大纲和驾驭教材。最后,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实施英语教学的能力,能运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采用科学的英语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这样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为主体”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理念,但长期以来外语教学所采用的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英语教学成了单向的知识灌输,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本该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要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策划并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在自然、和谐和富有意义的英语交际氛围中学习英语。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应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尽可能多做语言输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并互相交流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教,学生要善学,二者要密切地结合起来。善教者,要按照认识论的规律,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训练;善学者,要遵循学习过程的基本规律,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纳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最终学会自主学习、独立行事。学生只有最大限度减轻对教师的依赖,才能成为真正的主动学习者。
(三)优化学生心理素质
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有一种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大体可归结为缺乏信心、胆怯、缺少兴趣等。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是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关键。消除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问题的设计、学习的难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达到消除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障碍的目的。人们主要是凭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做出自我判断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当他们取得成绩时,老师要在全班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慰藉和成就感,使得他们信心倍增。当他们出现错误时,教师要体谅学生,委婉地指出错误,并多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2.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学。对于教学中的任何教学活动,最终目的都是熟练、正确地运用语言。对于语言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要适当背诵原文中的一些词句,因他们的关键问题是语言存储量小、语感不强,这阻碍了他们口语的组织,应该向他们强调“背诵”的重要性,指的是反复朗读,直至脱口而出,从而达到增加语言量、强化语感的目的。当学生自己说出一些长句、难句时,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就随之提升了。
3.合理使用评价语言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当处理好学生的评价问题。当前,大学生日趋成熟,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认同,教师的评价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评价言语,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肯定与鼓励为主。评价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的手段,并非目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应用延迟评价,即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暂时不做评论,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对结果做过早的评价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脉络,引发学生的心理不适,产生烦躁,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时机,最终削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优化高校英语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和评价的依据,任课教师应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学生的认识水平优化教学目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高校英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注意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
第一,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做到因人定标、因材施教。如学生入校时根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把学生分为二到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使差生不会失去信心,优等生不会失去兴趣。
第二,应将教学目标的重心放到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方法上来。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例如,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合理的思维习惯,全面提升他们的英语综合素质。
第三,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应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了教师的指导性教学,学生就可以在不断尝试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增强探索问题的敏锐性。在学生掌握了丰富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要求他们将理论知识逐步转化为自己所理解的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不断巩固知识、充实自己,从而确保在实际问题和困难面前有稳定的心理品质,有较强的思维品格。
(五)注重高校英语教学过程
注重教学过程是实现高校英语素质教育的关键,其根本就是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调动和发挥学生、教师的积极性,树立“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要认真确定好自己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参加到语言实践活动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多种形式开展交流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单一不变的灌输更具有吸引力,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高校英语教学不应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当从培养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素质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营造一种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氛围,组织开展科学有效、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且能让学生通过视、听、说等综合活动,进行英语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语言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发挥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