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教学中的词汇学习

三、听力教学中的词汇学习

(一)听辨单词训练

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的词汇语音意识,通过语音意识辨认单词,再加工单词或词组的意义,然后将词义联系起来加工形成命题,这些过程分别包含语音、意义、搭配、句法等词汇深度知识的运用。

听辨训练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训练,可以先从单音开始,然后到词语,再到句子,最终到语篇。教师也可以采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教学,让学生先听一个语篇,头脑中有一个大概的事件框架,再听句子,确定明确的词语语境,然后再听辨句子中的单词。教师还可以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将词语、句子及语篇结合起来练习。

(二)猜词游戏

1.谜语游戏

教师可采取让学生猜词的谜语游戏。谜语游戏可在某一课或某一单元结束后、进行词汇总复习时进行,这样游戏涉及的词汇范围非常明确,学习者有所准备,避免了盲目性。教师在设计谜语游戏时,其谜面及谜底所涉及的词汇、语法不应该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应该由若干个学生掌握了的短句组成。

谜语游戏有以下优点:第一,谜语游戏有目的、有任务,要求学习者在较短时间内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可以加快学习者从大脑中提取词汇的速度。第二,谜语游戏的题面本身就是一个听力练习材料,学习者只有听懂题面,才能猜对答案。答案只有一个,谜面却帮助学习者复习巩固了相关的若干词、短语、语法。第三,谜语游戏趣味性强,富有挑战性。猜词过程既是对大脑中相关词语的提取过程,也是对该词的一次深加工过程,对于词汇的巩固和记忆大有好处。在进行谜语游戏活动时,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抢答,也可展开个人抢答。

2.在句子中猜测

教师可以给学生说3~4个句子,这几个句子都含有目标词,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句子及其语境来猜测词语的含义。选择例子多一些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大的猜对单词意思的可能性。

(三)听写练习

学生阅读能力较强,但听力较弱,需要把阅读词汇量转化为听力词汇量,教师可以做听写练习。听写对于词汇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听写有利于巩固已学过的词汇。听写包含听和写两个过程。要写出听到的东西,需要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及听辨词的能力,而在写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所学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听写把词汇和语法知识都包含在里面了。听写练习对提高听力理解与词汇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听写可以听写单词、短语、句子、短文和小文章,教师可以循序渐进,由简单到复杂来进行。

(四)填空练习

教师可以在进行听力活动时,设计一些填空练习。教师可将听力文本材料的一部分挖掉,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进行补全。填空练习可以让学生把对单词的学习由读改为写,这对词汇的学习和巩固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编写填空练习时要注意空格的设置。教师的填空练习可长可短,设置需要填写的词汇应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高频词、词组、句型,也可以有刚学完的教师需要学生关注的重点词或较难的词。学生在把这些词、词组填在空格里时,注意力需要放在这些词、词组上,有利于词汇习得。

(五)听说结合

1.听前讨论

在进行听力练习之前,教师把部分生词给学生进行解释,然后可以给学生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这几个问题要与听力主题内容相关。这些问题包含刚学的词,让学生引起注意,也可以是新词。讨论之后,学生不但运用了新词,也熟悉了要听材料的相关内容。这样,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既能听懂材料,又能把新学的词复习一遍。

2.听的过程中提问题

在听力过程中,让学生边听边做选择题的听力效果一般不是很好,而在听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中断,向学生提问题的方式效果会很好。教师可以就已经听过的内容提问题,让学生总结、组织一下材料,加深理解;教师也可以就即将听的内容提问题,让学生关注即将听的内容,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全篇。

3.听后讨论

听力结束后,教师可以就听力材料中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可能会用目标词来进行回答,从而获得词汇附带习得。

4.复述所听到材料

人们通过听与口头输出结合活动获得的词汇一半可以保持到一周后,而通过听与书面输出结合活动获得的词汇三分之一可以保持到一周后。可见听力课加入输出环节可以提高学生词汇习得,而口头输出比书面输出对促进词汇习得效果要好。

学生听完听力材料后,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关键词及词组,学生根据关键词及词组进行复述。复述任务迫使学生注意词义并进行词形词义间的联系,思考目标词用在什么句子结构中以及用来表达什么思想。通过小组活动进行效果会比较好,这是因为学生口头复述不仅交流了听力材料的内容,还有机会接触未听到的词汇,并得到陌生词汇的额外信息,从而提高对单词的认知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