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者,正确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英语学习的成败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把英语教学比作一场戏剧,那么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两者之间要密切地协调配合,教学质量才能有保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英语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排除学生在学习上的心理障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学生的特长。另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的能力。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时,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英语学习相关的个体差异主要包括动机与学习态度、性格和认知方式等。
学习态度与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英语学习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烈的动机和端正的态度。如果学习者对讲英语的人和英语教师产生反感,学习的动力也就自然消逝,学习的成功也无从谈起。根据动机产生的根源,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来自个人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外在动机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如父母的赞同、奖赏、惩罚、考试的高分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教师在培养学生内在动机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外在动机的培养。态度指个人对事物或人的一种评价性反应。态度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认知、情感和意动。认知指个人对事物的信念;情感指对事物的褒贬反应;意动指个人对待事物或采取行动处理事务的倾向。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表明,学习外语的态度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高于学习其他学科的态度和成绩之间的相关程度。
性格与英语学习也有很大的关系。自信、开朗、认真负责的学生往往会取得学习的成功,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性格特征包括内向与外向、焦虑、抑制等。具有外向性格的学生开朗、热情、善于交际、爱说话,很容易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一般人认为,他们更适合学习外语。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喜欢缄默,不好动,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被一般人认为不适合学习外语。外向型的学生会更愿意在课堂上和课外使用英语,愿意提问题,回答问题,不怕犯错误,不怕出洋相,因此他们的语言流利程度发展得会更快些。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更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和研究语言形式,因此,他们比外向的学生对语言结构的理解可能会更全面、准确。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内向型的学生需要一种鼓励的、宽松的课堂气氛,这样他们才乐于“冒险”,尝试着使用英语。而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则要有策略地提醒他们注意语言的准确性。过分的焦虑会影响英语学习,但是,一点焦虑感没有也不利于英语学习。以考试为例,焦虑可以被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退缩性焦虑两种。前者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迎接新的学习任务,而后者则使学习者躲避学习任务。其实,焦虑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除了受到人的性格因素的影响之外,学习的环境、学习任务的性质、个人的先前经验等因素都会对焦虑产生作用。在做事情之前,尽可能提前做好准备,明确目标,预测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同时还要看到成绩,提高自信心。这样,过度的焦虑也就自然消失。抑制是一种具有保护性能、抵制外部威胁的心理屏障,它与人的自尊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自我意识比较脆弱的学生往往会因为怕犯错误而不参与语言活动,这种语言学习中的抑制行为,经过适当的引导也是可以克服的。
认知方式是指人们组织、分析和回忆新的信息和经验的方式。就认知方式讲,英语学习者可以分为两种:场依存和场独立。测量场依存型时,让学习者观看一个复杂的图案,并找出隐藏在图案内部的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目的是看他们是否能够把看到的东西分解成若干部分,并能使这些部分脱离整体。这种测验也适用于语言学习者,因为他们也要从上下文中把语言项目分离出来才能理解它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这并不意味着降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当以下角色:
(一)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传授者
语言知识是语言技能的基础,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要想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掌握英语的语法基础知识;另外还要了解外国的文化。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但是传授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传授知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知识的传授要与语言实践活动密切结合,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式的学习。
(二)语言技能的培养者
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语言技能的培养者。导演向演员“说戏”,是为了帮助演员进入角色,演好戏。教师传授语言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
(三)语言使用与交际的示范者
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模仿,教师是主要的模仿对象,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两点:第一点是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模仿对象;第二点是教师的语言要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使学生能够模仿。
(四)语言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大量的交际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在课堂内外组织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充当一定的角色,并在与学生的交际过程中引导学生并提出新的语言现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言的用法。
(五)语言学习过程的诊断者与咨询者
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学生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困惑,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诊断,确定学生产生困难或困惑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消除这些困惑。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理论素质,熟悉英语教学以及与英语教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了解外语学习的过程;其次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敏感地捕捉到学生各个阶段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六)语言学习材料的推荐者和提供者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语言输入,单靠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补充一定的语言材料。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料可谓琳琅满目。学生及其家长在选择这些材料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配合学校的教学,为学生推荐或者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料。
(七)学生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的激发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否充足,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这就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特点,例如好奇心、对成功和进取的愿望、善于表现等,设计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还要注意学生的进步并进行及时的鼓励,对学生使用语言中出现的问题不过分指责,使学生保持学习的自信心。
(八)语言学习规律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对每一位英语教师来讲,他本身在教学之前乃至终身就是一位英语学习者。自身的学习过程已经为教学提供了许多感性的经验,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将会对自己的英语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感性的经验只有上升到理论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进一步的教学活动。因此,一方面我们提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 实践,采用科学的方法,探索与研究外语学习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