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兴趣性原则

二、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推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探求事物并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兴趣有定向功能、动力功能、支持功能和偏倾功能。①定向功能。学习兴趣作为影响学习过程的一种非智力因素,其作用是最为明显,也是最为持久的,它往往决定着学生的进取方向,为学生一生的事业奠定基础。②动力功能。学习兴趣与人的情感活动密切相关,可以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时,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③支持功能。英语学习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学习过程,伴随着许多的困难与挫折,学习兴趣在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保持旺盛的精力对学习起着支撑的作用。④偏倾功能。人们往往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审视事物。表现在英语学习上就是每个学生的兴趣不同,学习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对记忆单词特别感兴趣,有的学生特别喜欢阅读英语文章,还有一些学生特别喜欢用英语写点东西。对于这些侧重点的差异,教师需要因势利导,在学生原有侧重点的基础上,引导到全面正确的轨道上来。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承载者。基础英语教学要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进行学习。传统的语言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初级阶段要学好音标,学好语法,记忆一定量的词汇。英语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活动方式,达到培养兴趣、形成语感和提高交流能力的目的,尤其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更要如此。

(二)防止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英语学习需要一定的死记硬背和机械操练的活动。但过多的机械性操练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的死板与乏味,容易使学生失去或者降低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此,应该重视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的需要都很逼真的情景,以营造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加速知识的内化过程,使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变语言知识为英语交际的工具。这样,学生在获得交际能力的同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得到巩固与加强。

(三)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材是英语教学的核心,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在备课中认真的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使每节课都有新鲜感,都有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活动。

(四)赏识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

对于学生来讲,学习兴趣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效果,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的方式,如奖品激励、任务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