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改革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途径
21世纪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各个行业希望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听力势在必行,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是自身英语成绩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是英语教学的第一步。打破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严肃、古板和高高在上的印象,又不能失去权威性,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互信与合作的良好师生关系,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方面尤为重要。事实证明,学生一旦喜欢某个任课教师,就会对他所教的课发生兴趣,在师生之间产生一条流畅的情感和心理通道,使得教师进行有效施教,使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理应将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会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就不会产生抵触、焦虑和紧张情绪。紧张情绪与个人成绩成反比,在听的过程中,学生越紧张,听的效果就越差。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听教师所讲,也会乐于表达自己所想。教师需保持自己的权威性,表现出高水平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合作,才能让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自觉进行单词记忆和语法操练。除此之外,教师对大学生取得的进步和做出的努力都应给予相应的表扬和鼓励,让大学生内心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大学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学习英语的动力。
(二)高校英语听力教学的有效途径
1.课前准备
在真正进入某一堂课内容的讲授之前,教师应要求学生对将要讲授内容进行预习,可借助网络、书籍和杂志等多种手段搜集与听力内容主题相关的材料,并进行分类整理,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或者学生可以选择做有演示文档(PPT)辅助的课堂展示。教师也应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对学生的陈述进行补充,介绍听力材料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概况、风土人情、文化风俗和名人逸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介绍时须配以一定量的图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穿插视频,让学生更直接地接收信息。教育者还要注意所使用的语言要风趣幽默。课前准备的意义在于:首先,大学生熟悉听力材料的相关内容,有助于他们理解听到的内容;其次,大学生自行查阅相关内容,准备课堂展示的过程可使他们接触到听力材料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并且,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分享,可以使他们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锻炼;最后,整个课前准备的过程,无论是由教育者还是大学生完成的部分,都可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听力技巧和正确的听力习惯
听力技巧的传授和听力习惯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做听力练习之前,要求学生务必要审题,对可能听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听完后快速复述所听到的内容,把握关键信息。有时,关键信息可能只是某个词。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提醒学生注意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正确推测、揣摩说话人的隐含意思。
(2)结合听力材料的话题进行口语训练
传统的高校英语听力课堂只重视对学生听力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即使是在视听说课上,留给学生口语练习的时间也不多。这种重听力、轻口语的做法收获不了很大的成效。人对自己能够表达的信息是较为敏感的。因此,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对听力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地在平时的英语听力课和综合课上给予学生足够的英语口语训练时间。至于口语训练的话题,可以与高校英语四级考试紧密联系起来。高校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即短对话、长对话和短,所涉及的话题,或考查到的问题,包括人物关系、建议措施、地点场景、行为预测和意义解释等。让学生结合上述的某一话题,结合历年考试中围绕这一话题出现过的重点单词,两人或四人组成一个小组编写对话并练习。要求必须具备所发生事件完整的起承结合,鼓励学生在对话中使用倒装句、强调句和虚拟语气等高校英语四级考试考查的重点语法。大学生使用这些单词和词组组成对话并演练,之后在课堂上表演出来,让教师和同学对其从单词发音和内容方面进行点评,使大学生及时了解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大学生甚至可以模仿考试,就自己所表演的对话提问,由其他学生回答,反复几次之后,大学生会对这些单词的用法和读音较为熟悉,在录音中就能将它们辨别出来,而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必定能有所提高。这样做,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同时,通过由学生自己设置情境的对话练习,强调了建构主义者所倡导的“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3)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方式提高听的能力
视听过程中,教师着眼于语篇水平的理解,着手于语句水平的训练,培养学生具备抓住细节意义,从而达到深刻领会通篇意义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先放视听材料,使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篇章的总体把握上。也就是把重点放在语篇的理解上,若不把思维停留在具体的单词和语句上。其目的是让他们体验交际的真正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主动利用已有的图式知识进行假设、思考、判断、证实。经过对文章总体的提问及讨论之后,教师对难词及注释给予解释。第一遍视听训练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习惯,提高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这是听力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因为我们学习语言就是要进行交际。而在日常交际中,人们经常会靠通篇的上下文、对话双方体态语来释意。而且除非有特殊情况,听者在交际中很少有第二次重复听的机会。为了确保听懂口语材料,教师在变音方面应使学生掌握连读、失爆、省音、同化等技巧,在语流中练习词句重音、节奏、语调。有了这些基础之后,第二遍训练重点就可以培养学生听写语句、语段等语言技能。可以在句子水平上反复听同一句话(难句或重点句),直到学生给出正确的答案,确保语句水平的理解。重点句子听懂之后,再分段听和视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应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已有的先前知识、生活经验、词的前后缀知识来加速听力理解进程。
(4)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
歌曲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一种艺术形式。将歌词难度适中、节奏较慢的歌曲作为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听写练习,可以诱发学生的听音兴趣。教唱英文歌曲可以使大学生自我纠正英语单词的错误发音。同时,利用英文歌曲进行教学也是改变课堂枯燥氛围,其也是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后放松神经的有效手段之一。
3.课后自学
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除了复习、回顾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大学生应努力增加自己的单词量,就语法薄弱环节进行练习。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大量阅读英文杂志、报纸和书籍,听英文歌曲,赏析经典英文影视作品,以及浏览国外新闻类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