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二、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一)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他们现在的学习。所以,教学只有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出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教学不是教师先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探究活动,例如观察、调查、制作、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使他们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建构起对新事物的新认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这种通过多样、复杂的活动情景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积极主动的,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三)重视过程和结果

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事物和现象主动地去研究,经过探究过程来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另外一方面,需要教师把知识和科学方法有机结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经过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从而获得自己的探究结果或制作出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四)重视知识的运用

探究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学以致用,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教学能综合获取知识,跨学科解决复杂的、综合的以及涉及知识面广的问题。在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探究教学能使学生更接近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探究教学的评价要求较高,如其要求评价每一名学生理解了哪些概念,哪些还模糊不清或不知道,能否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否能提出问题,是否能设计并实施探究计划,其是否能分析处理所搜集的数据和证据,是否能判断出证据是支持还是反对自己提出的假设,等等。单靠终结性评价是难以奏效的。探究教学在重视并改进终结性评价的同时,很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如学生每天的笔记、撰写的报告、绘制的图表,以及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所做出的解释等,教师可以通过这些了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重视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探究教学评价的另一个特点。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探究学习进行评价,如检查采用的方法是否合适、解释是否得当、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何等,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六)重视师生互动

探究式教学法的出发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历练,积极地参与各种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但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师是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基础上进行指导,而学生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探究,两者是一种互动和相互促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