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的原则

三、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的原则

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完成的进度和准确性等,都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任务过程的组织能 力,将影响大学生讨论的正确方向和交流的流畅性;任务布置得是否清晰恰当,将影响大学生对任务的掌握程度;展示汇报活动等形式的选择,将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展现学习的成果。在吸取其他同学的成果基础上,从中进行新旧、优劣、是非等评价,这些因素与科学合理的任务设置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任务设计者需要遵循如下原则,以便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可操作原则

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任务设计者首先应充分考虑任务设计在英语口语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尽量避免程序过于复杂、环节过多的课堂任务。设计者要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条件,围绕特定的语言环境和交际目的,科学设计出教学任务,实施难度适中的课内外教学主题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相关的任务操作模式或建议。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只有具备了可操作性,大学生才不会对任务型口语学习满头雾水,才不会因不知从何做起而对相关口语学习丧失兴趣。

(二)主体性原则

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主体性是指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地位、作用、能力。大学生应是英语口语学习任务的主体和完成者,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团队成员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成员间主动积极的辩论、交流、对话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在英语口语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既能将目的语融会贯通,又掌握了新的口语知识,进而将学习成果拓展到自己已有的文化知识体系之中。

(三)实用性原则

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任务型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任务的设计不能仅仅注重教学的形式和内容,还要充分考虑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尽最大可能为大学生的团队活动、个体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最大限度地为大学生提供交流和互动的机会,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

(四)原生态原则

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若语言脱离本身原汁原味的用法,大学生就不能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熟练地运用英语。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将原生态的语言情境和语言形式相关联,增强大学生对英语语言得体性的掌握。

(五)真实性原则

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真实性指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学习所输入的教学材料必须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实景,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履行任务的情境和任务的设定,并且教学活动应尽量靠近生活实践,使大学生在英语口语课堂上使用的技能和语言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得到有效运用。“真实”在高校英语口语课堂中是个相对的概念,其并不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高校英语口语课堂任务学习中,因为“非真实”材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真实”性材料的不足之处。

(六)趣味性原则

在高校英语口语任务型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推动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趣味性的课堂交际活动和任务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任务型学习的特点。根据任务型学习形式的多样化特点,如采用角色扮演、复述、小组汇报、讨论、预测甚至改变故事情节等多种形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兴奋程度。其中,若选取诸如时尚、文化、经济等领域的相关材料,也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单调。任务的趣味性来自多个方面,如多向的互动和交流,多人的参与,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兴奋感,任务履行过程中的人际情感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