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三、内容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一)主题模式

主题模式通过主题形式来组织教学。这些主题内容主要来自学生学习的其他科目,或者与他们的兴趣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主题教学是为了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突破,解决英语教学中长期难以解决的矛盾。主题教学模式强调学习语言所表达的意义,但并不忽视对于语言形式的学习。学生通过对主题的建构,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知识,通过细节环节,学习词、短语、句型和语法知识,从而把意义与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统一。教师的职责在于创造学习的语境,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与示范。教师把以主题为主的认知结构的建构、拓展和深化的任务交给学生,这样就从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

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全面发展。在以主题为中心的英语学习中,学生获得了丰富的有关社会、文化和交际方面的知识;在完成围绕主题、话题的交际任务中,学生提高了以听、读、写为基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了自身的素质,发展了个性;在自主性的学习中,学生找到了自我价值,实现了自我的超越。英语教学以主题为线索,按主题—话题—细节的步骤,使学生逐步建立较为完整的反映主观与客观世界及社会交际需求的知识体系。

(二)附加模式

附加模式是指语言教师和学科内容教师同步教授相同的内容教学,但是他们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不同。语言教师的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知识,完成语言教学目标,而负责学科内容的教师重点在于学科内容的理解上。例如,一个英语教师和一个心理学教师都以心理学内容进行教学。其中,英语教师将心理学材料作为英语语言课程的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而心理学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完成心理学学科内容的教学。因此,在英语教师的课上,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理解和吸收,进而较快地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并在语言教师的指导下,快速习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