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技能的培养

四、写作技能的培养

(一)展开词汇联想,打开写作思路

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把与之相关联的所有词和短语一个不漏地包含进去,而学生学习词汇时,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查阅资料并把相关信息全部加以学习记忆。所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该注意词汇的扩展,展开联想,挖掘更多的相关词汇,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或对其来说实用的话题,配以例句适当扩展,以拓宽写作的思路。如:在教授学生用英语写个人简历时,除了姓名、年龄、出生日等一些学生熟悉的表达,不妨再列出一些填表格时常见到的条目,如present/current address(目前地址)、permanent address(永久地址)、blood type(血型)、short sighted(近视)、far-sighted(远视)、color-blind(色盲)等。这样,日积月累,就会逐渐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使其在日后进行英语写作时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没内容可写。

(二)提高词汇重现率,增加表达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词汇学习的过程中要把词汇深深地记忆在脑海里,需要的就是重复。其过程表现为从机械地模仿到创造性地使用词汇。

在词汇学习的初始阶段,学习者通过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会把反复出现在不同材料中的词汇及其词组短语作为语言单位储存在心理词典中,并用于类似的语言环境中。而增加直接学习就是增加学习者在短期内再次接触同一个词的机会,即在不同的语境中接触同一词的机会,提高词汇的重现率,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词汇输出能力,这可以说是学习者汇学习的机械模仿阶段。

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会发现一些固定形式的词汇短语可以替换使用,于是就开始不自觉地穿插使用其他类似表达。这就促使学习者去思考、分析遇到的词汇,进行理性的词汇学习以达到能够灵活使用它们的效果。同时,学习者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学习、模仿、分解其他的表达式,学会更多的固定短语,从模仿到创造性地使用。当发现有些词汇短语不能分解替换使用时,他们就会把它作为一个固定的语块来学习记忆并储存在大脑中。比如:习惯了watch TV,忽然间发现watch a film就不对,学习者便会有意识地把see a film储存在头脑中。在这一阶段,学习者通过实践会对词汇组合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所以,词汇的学习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英语单词,而是要在词汇短语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将其作为预制的语块储存在心理词典中,在写作时能够直接提取并加以运用。

(三)注重词汇的语体差异,提高准确表达词汇的能力

学习者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当要表达某个汉语意思时,不知道如何使用或者选择与之相等的词,这是因为没有掌握词汇在语体上的差异。词汇在使用上有正式的、非正式的、口语的、俚语的等语体。比如:“马”一词可以用horse、steed、charger、nag和plug来表示。horse属于语言中的共核部分,适用于一切场合;steed和charger用于小说和诗歌;而nag和plug用于口语。

在英语写作中,学生遇到的这方面的困难尤其突出。为使学习者能够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词汇,在词汇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词汇的语体差异及语用功能,还应引导学生了解词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场合,使学生能在写作时准确、恰当地选择所需词汇,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四)加强词汇短语教学,提高语言输出质量

语言输出能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语言的处理能力和语言的生成能力。语句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个体语言者可以非常流利地说出或写出含有多个单词的话语,是利用了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丰富的语言资源,来弥补相对不足的语言处理能力。词汇短语是集形式和意义于一身的语言单位,大量的存在于语言中。不管是在口头交际还是在书面材料中都有较高的重现率。但是,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习者,只有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词汇短语的意义及使用条件,并把词汇短语作为构成篇章和语句的预制的语块来记忆并储存于大脑中,这样在语言输出时,才会使用重复率较高的、自己熟悉的词汇短语,而不需要苦心搜索所需的词汇。在遇到相关语境时就会比较轻松自然且准确地使用,提高语言输出的质量。

(五)注意过渡词汇教学,优化篇章结构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只能写出漂亮的单句是不行的,因为句子是一个语法单位,并不是理想的语言单位。鉴于其社会交际的基本功能,语言的理想单位无疑是语篇。语篇是个完整的意义单位,它与句子的关系不是大小关系,而是实现关系,即语篇是依靠句子来实现的。英语中的过渡词对文章的整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了过渡词的维系,组成篇章的句子才不会有堆砌感,才能组成有逻辑、有思想,结构完整、思路清晰的篇章。

(六)在词汇教学和学习中应尽量减少对母语的依赖

教师应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同时还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鼓励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将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涵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时,我们不一定能时时做到对应和完全准确。用英语解释词义既可以让学生准确掌握词义,还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只有先将英语单词译成汉语才能理解的心理习惯,使其逐步过渡到用英语思维,减少母语对英语表达的影响。

(七)注意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积极思考、勤于动笔、学用结合的好习惯

由于英语课堂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在课堂上词汇输出,即主动运用词汇表达自我的机会不多。此外,考试题中需要学生词汇输出的仅有作文一题(一般占总分的15%),衡量学生的词汇表达能力的题型相对较少,分量略显不足。受题型的影响,学生认为只要能读懂、听懂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花精力在词汇上,结果写作中出现词不达意、啰唆冗赘、表达含糊等词汇表达能力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动笔意识,帮助他们克服怕动笔、怕出错的思想,让他们意识到只有通过不断使用语言,才能巩固输入的英语词汇知识,才能有效提高自己“输入—吸收—输出”的综合认知水平,从而在发现及纠正语言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英语写作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智力、心理、社会和技术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跨文化的交际过程,英语词汇的应用过程。提高英语写作水平,首先要从词汇教学抓起,克服词汇学习的不足之处,为写作教学扫清障碍。为确保学生对词汇知识有系统全面的掌握,在增加学生词汇量广度的同时,也要注意词汇的文化意义与语用意义等深度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在写作时既有词可用,也知道该怎样用。

与此同时,词汇运用只是写作的一个方面,相关写作的其他技巧和能力训练同样不容忽视,一篇好文章除了用词之外还要符合布局合理、表达清楚、文字通顺、连贯性好等多重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