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有个同学介绍了一位需要投标报价编制服务的投标人给我。这位投标人请我帮他做一份水利专业的投标报价。他还跟我说他只认识会做公路报价的造价人员。我接到这个任务后,立即从互联网上下载了水利部门的造价编制办法,并到圆西路购买了水利预算软件。经过几天的努力,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个咨询业务。

这个偶然事件给了我极大的启发:能不能成立一家公司,专门提供投标报价编制服务?我在互联网上几乎搜索不到带“投标咨询”字段的公司,带“招标咨询”或“招投标咨询”的倒是比较多。

说干就干。我于2009年4月向同学借了1万元钱,连同我多年的积蓄2万元,凑够了当时《公司法》要求的最低注册资本金,注册成立了一家投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后,发展比较稳健,到2011年,年营业收入已经达到数百万元。

2011年,我们创业团队觉得投标咨询平台小了点,需要一个更大的平台来承载团队的职业理想,于是又注册成立了云南昆州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要比投标咨询公司的复杂得多,我所带领的管理团队一直没有清晰的经营管理思路,公司成立后,经营管理一直未能走上正轨,每年都处于亏损状态。

考虑到昆州建设公司前期工商注册、资质申办以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等花了不少钱,就这样任其关门甚为可惜,我于2014年初辞去投标咨询公司的管理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对昆州建设工程集团经营管理思路的摸索中。

建筑行业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目前,这个行业里的从业企业经营模式比较多样,有的靠资金优势迅速扩张,有的凭资质优势纵横驰骋,有的借团队实力开疆拓土,而我们什么优势都没有。

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中国大地上迅速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趋势。

作为普通的工程技术人员,我们也走在了“双创”的路上。

这本书所展示的,就是在建筑职场里,一个普通工程技术人员,是如何凭借自己的摸索努力,认知和探究小微民营建筑企业经营的。当前,我们所管理的企业还处于建筑行业的最底层,但管理团队的经营管理思路比2014年时要清晰得多。

我们把这些年在建筑职场中的“双创”实践进行整理并公开出版发行,目的就是想让欲从事小微民营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建筑职场新人们,可以从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一点启示。再者,我们也希望以这样一种抛砖引玉的方式,激发更多优秀的同行们,拿出真正的建筑企业管理干货与大家分享。

另外,本书还收录了几篇我在工作之余读史写下的随笔,这些内容是建筑职场“双创”的认知来源之一。这些内容,也能展现一个当代工程技术人员多姿多彩的职业人生。我们在“双创”,我们也在生活,“双创”就是生活。

限于作者的基础知识及专业认知水平,书中存在狭隘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同志们包涵并雅正。

高云权

202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