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布、邛竹杖究竟为何物

一、蜀布、邛竹杖究竟为何物

张骞在大夏国看到的蜀布及邛竹杖究竟是何物,历代史学家莫衷一是,甚至望文生义,以讹传讹。

首先来看什么是蜀布。“蜀布,蜀中大奴隶主作坊生产之商品,即苧麻布也。”(任乃强《蜀布、邛竹杖入大夏考》)苧麻也称为苎麻。他进一步分析指出,苧麻是巴地长江河谷少数民族最先培育成功的野生植物。

苎麻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长江中下游一些地方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种植。目前,考古中出土的年代最早的苎麻制品是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苎麻布和细麻绳,距今已有4 700余年。(百度百科)

在先秦时期,印度商人跟云南先民做生意,大量购入蜀布。后来他们渐渐知道了蜀布的原料——苎麻的种植方式及蜀布的生产工艺,便从中国引种苎麻,并在印度地区培育种植成功,遂自行生产苎麻布。在印度,苎麻至今都被称为“中国草”(China grass)。

我们再来看一下何为邛竹杖。这个小东西在历史上造成的误会更大。

《史记集解》认为“邛县之竹,属蜀”,“邛,山名。此竹节高实中,可作杖”。

刘逵的《吴都赋注》、戴凯之的《竹谱》、颜师古的《汉书注》等著作的相关内容显示,上述历史、文化名家都在他们的作品里想当然地认为邛竹杖是“用蜀地邛崃山生长的一种竹制作的杖”。

邛竹杖究竟是什么东西?任乃强先生通过严密的考证后认为,其实这是“省藤所作杖也”。

省藤,正名为单叶省藤,是棕榈科的一种藤本植物,丛生,叶柄有刺,藤茎可作编织之用。《三国演义》中说到诸葛亮在盘蛇谷火烧藤甲兵,藤甲兵的铠甲就是用省藤编织的。

过去,滇南、滇西地区省藤资源十分丰富,种类也多。由于过度采伐,省藤大量减少。今天我们用的省藤,主要是境外边民背进来出售的。

在先秦及秦汉时期,省藤主要的产地便在海南岛及云南西部、南部的热带气候区。云南先民从山上砍回省藤后,截为五六尺长,刮光外皮打磨后制作器物。省藤制品表面晶莹如玉,柔韧性强,具有弹性,不容易折断、弯曲。大的省藤可以做手杖,这种手段耐磨、不易损坏。制成品手杖从云南西南输入邛都,再经邛都输入中原。长安的达官显贵比较喜欢它,很多人都使用它。张骞在长安时见过这种东西,以为它是从邛崃山来的,又像竹子一样有节,就想当然地称之为邛竹杖。据考证,在秦汉时,省藤并未在巴蜀地区培植成功。(任乃强《蜀布、邛竹杖入大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