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是用来吃的
(2018年9月18日)
2010年中秋将至,为感谢朋友们对我们小事业的支持,我们决定购买一批月饼答谢客户。
我们到市场上选购月饼,将心理价位定在300元左右每份。我们边走边看,来到一个商店门口。好家伙,里面堆着好多月饼,像小山一样!月饼包装很精美,价格也差不多,300多元一提。我们决定购买300份,讲好价后,开始付款,约定送货地点、送货时间。临走时,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那么多月饼,万一中秋节前卖不掉,那得损失多少钱啊!于是,我就问老板。他听后轻蔑地一笑,然后说道:“卖不完的,我们将里面的月饼拿出来丢掉,把包装盒拉回仓库里,明年装上新饼接着卖不就行了。”我恍然大悟,原来这300多元一个的月饼礼盒,饼子只是陪衬,礼盒才是真正的“重资产”。
其实在那几年,像这种300多元一个的月饼礼盒,只能算市场上最便宜的产品,还有很多有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一个的月饼礼盒。从另一方面看,这些包装豪华的礼盒月饼,大多味道不接地气,与我们的真实期待有不小的差距。商家将主要精力放在礼盒包装上,也没怎么花心思在月饼的味道上。不过从资源配置管理上看,占成本不到10%的饼子,确实也不应费太多精力。
因为许多人都不吃月饼,这些月饼礼盒还衍生出了流通功能。即甲送乙,乙又转手送丙,丙又顺手送给了丁。一份礼品,变成了情谊的价值尺度及运载工具。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的不知是不是真实的情谊,这种“情谊”通过这件谁也不吃的“皇帝的新装”传来传去,大家心照不宣。
早在2008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宣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五部门,就联合发布过《关于进一步规范月饼包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通知》(发改环资 〔2008〕2125号)。该通知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对月饼的包装做了规范。
其实月饼的豪华包装问题,其背后牵连的是破坏环境、资源浪费的问题。
十八大以后,国家领导人从反“四风”的高度,对节日的吃请及送礼问题进行了坚决整治。“随着中央反对‘四风’的精神,市场反应立竿见影,天价月饼少了,豪华包装瘦了,更不要提业绩一片惨淡的高端餐饮业,反对‘四风’的中秋战役成效不可谓不明显。”(新华社语)
而我们的团队,没有等到十八大以后接受了党的进一步教育才行动,我们在有了2010年那次买月饼的经历以后就认识到“月饼是用来吃的”这个最朴实的真理。我们找了昆阳的一家包装简单,但味道很好的月饼厂,买来自己吃,同时也送给最亲密的朋友、客户们,让他们也吃。(图1)
当然,中秋节时我们也送其他的东西,比如罗平的菜籽油。我请父亲在罗平购买油菜籽,拉到榨油坊去加工,将油装在10公斤的“嘎笼”里,再贴上公司的名称及食用期限。因为是自己采购原料监督加工的,油的品质很高。客户们普遍对我们赠送的礼品表示欢迎。我们送的油也可以放心地拿来“吃”。(图2)
图1 好吃的月饼
图2 “嘎笼”装的菜籽油
生逢盛世,大多数老百姓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浮夸、奢靡、过度娱乐,会使我们丧失进取心、战斗力,最后像宋徽宗一样被敌人俘虏。物质条件变了,最朴实的生活道理不能变。我们应该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实诚。大多数人都实诚了,浮夸、奢靡的风气也就没有发展的土壤了。
在今天这样一个昆明上空响着防空警报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实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