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长远发展
2025年09月27日
六、长远发展
从这个标题开始,一共三个内容,我们将从国企自身的角度来看国企的优势。
我们经常听见有人讲,在中国,百年企业很少。按一代人执掌20~30年算,百年企业得经历三代人以上。以前我们讲“三十河东,三十河西”,但今天这个世界,五年一小变,十五年就大变了。试问你怎么确保市场环境一直允许你的企业存续下去?即使市场环境允许,你怎么确保后代子女能够热爱并有驾驭这项事业的能力?即使有,那么你怎么确保你的竞争对手不会比你还驾驭得好,你的子女不被其打败?
私营企业做不长,这一点都不奇怪。都让你们做成了百年企业,后来的这些有志向的小年轻们创业的机会岂不少了。
说到底,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主要还是人才。在这些人才中,最重要的是掌舵的人。
但国有企业就不一样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国有企业就不存在人才断档的问题。恰恰相反,国有企业本身就是人才的高地,它从诞生之日起就能够吸引很多优秀人才。而国有企业的所有领导都是“流官”。今天张三精力旺盛,想做事、敢做事,就让张三上;明天张三取得了成绩,想躺在功劳簿上休息一下,开始懈怠了,就让张三下,让更加年富力强的李四上。
社会进步是依赖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而国企就跟民企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我历来反对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主张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我以前不懂事,还会偶尔买他们的书,看他们的节目。现在我懂了一些知识,明白了一些道理,我认为他们那一套都是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