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资源分配

十四、资源分配

最后我们从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看国企。在市场上,资源的概念很广泛。但在国企与民企的资源分配中,我想最重要的是人才资源、金融资源以及政策资源三项。

从人才资源上看,如果人才有选择的空间,他们中的一些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进国企。在这一点上,国企是占优势的,因为国企更稳定,平台更大,能够承载更大的职业梦想。

从金融资源上看,银行是更加青睐国有企业的,因为它们信用高,有政府背书,当然也有更多的抵押资源。

从政策资源上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长子”,获得政策倾斜也是必然的,毕竟它们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多。

从资源分配的角度讲,国有企业是占有优势的,这种优势来自其本身的属性。

在这里我要着重指出的是,就是因为国有企业在资源分配中占优势,多民营企业甚至国企人员都为民企感到不公。我想市场是公平的,许多像我们一样的民营企业不容易获取贷款,既因为我们自身的实力有限,也因为我们自身存在一些内在缺陷,还有金融资源短缺等客观原因,毕竟要用钱的企业很多。我们应该主动顺应这种潮流,不要老想着上重资产的业务,老想着上超过我们财务承受能力的业务。我们应该量力而行,有多少能耐干多大事。我们也不要总是去跟发展很快、体量很大的国企比,毕竟我们和它们不是一类事物,没有可比性。我们应该将企业做成负责任的企业,就是对员工要有交代,对利益相关方要有交代,当然对自己的家庭更要有交代。在做到这些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够竭尽所能,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这里还得简单讲一下,国企有那么多好处,有没有坏处?答案是肯定的。国企作为国家治理利器之一,经营得好,将促进国家的繁荣,但驾驭不好,不一定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些连连亏损的国企甚至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包袱。

我们需要随时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并调整国企的整体布局,坚持将国企的盈利能力及管理体制建设作为治理主线。

在社会主义国家,民营企业的发展也同样重要。可以预见,未来民营企业将在创造就业岗位、提升资源效率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对国企制度提出批评意见的人,他们只是看到了十四个方面中的资源分配这一个方面就妄下定论,并炮制出什么“国进民退”这种骇人听闻的论断,实在是居心叵测。国与民永远都是一个整体,只有国进,民才能进,如果国退了,民肯定进不了。

【注释】

[1]《2017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30/n2588370/c8515497/content.html。

[2]《2017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http://www.sasac.gov.cn/n2588035/n2588330/n2588370/c8515497/content.html。

[3]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ce83a0102vbkm.html?tj=f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