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部明军兵分三路讨伐清军
永历五年,秦王分三路向清军发起反攻:孙可望率中路军进攻湖南辰州(沅陵);李定国率东路军收复湖南大部后转攻桂林,后来又北上衡阳;刘文秀率北路军剑指川北吴三桂部。
永历五年四月,孙可望派冯双礼等带一万余卒攻占沅州,全歼守城清军3 000人。此后,冯双礼等率领的中路军滞留沅州地区。
永历六年(1652年)五月,李定国率东路军与冯双礼部会合,一起攻占靖州。清军大败,张国柱部损失官兵5 163名、战马809匹,几乎全军覆灭。李定国等在湖南势如破竹,清廷主动放弃了湖南大批州县,并主动放弃了省会长沙,只有岳州、常德尚在清廷控制之下。此时,李定国认为广西后方空虚,于六月率精锐由武冈、新宁攻全州,全歼全州清军。六月底,李定国进抵桂林。七月初四,清定南王孔有德见李定国势大,桂林无法守住,在桂林的靖江王府内自杀。七月十五日,李定国收复梧州。至此,广西全境均被李定国光复。这是自1644年清军入关以来,南明靠战斗光复的第一个省级区域,意义十分重大。但因决策失误,李定国北上后,广西被广东的清平南王尚可喜派兵占领,旋告失陷。
湖南大批州县被秦王攻克的消息传到了北京。七月十八日,顺治皇帝命敬谨亲王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八旗精锐南下。因此,李定国于十月底奉秦王令率师北上衡阳,准备阻击尼堪所率清军。十一月二十三日,李定国在衡阳近郊设伏大败清军,敬谨亲王尼堪当场毙命。这可是四个多月来定国杀(逼)死的清廷的第二个亲王,这对清廷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李定国这次大败的可是八旗精锐。自1644年入关后,八旗兵便有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次胜利给各路反清复明力量打了一针强心剂。
永历六年(1652年)春,刘文秀率兵,分三路入川,由建昌、叙永、彭水展开进攻,连克叙府、重庆,并在停溪大败撤退到此的清军。四川清军诸将领见刘文秀兵强,全数主动放弃驻地,撤退到了北部的保宁。志在必得的刘文秀在保宁包围了已成惊弓之鸟的吴三桂等部清军,但由于部署失当,反被吴三桂打败。刘文秀向贵阳方向撤退,但他的士卒仍然守着四川的主要关隘,吴三桂不敢追击。回到贵阳后,刘文秀直接被孙可望解除了兵权,发回昆明闲住。吴三桂侥幸取得了胜利,他心有余悸地说:“从没有见过像刘文秀这样强悍的对手,险啊,差点就丧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