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对“某工业园区东环路道路工程”成本数据的分析

4.3 对“某工业园区东环路道路工程”成本数据的分析

4.3.1综合分析

如表4.6所示,小型施工企业在与个体户的成本对比中是完全不占优势的。小型施工企业总成本金额为3 201 451元,个体户总成本金额为2 904 437元,相差297 014元。从净利润方面看,小型施工企业净利润仅为80 840元,利润率仅为2.46%,个体户净利润为377 854元,利润率为11.51%。

有了这些准确的数据,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小型建设项目施工领域,有资格承接业务的小型施工企业会在与个体户的竞争中落败。归根结底,这是成本问题,是竞争力的问题。

4.3.2 分项成本绝对数值及占比的分析

为进一步弄清表4.6中的各项数据,找到下一步的改进思路及重点,本文将分两个步骤来对表中数据进行进一步加工梳理。

第一步,从小型施工企业实施项目产生的各项成本入手,按照金额的大小进行排序,从而确定各分项成本对整体成本的影响权重。数据整理结果如表4.7所示。

表4.7 小型施工企业成本构成中各分项成本影响权重

从表4.7中可以看出,在东环路道路工程项目中,共有15个分项成本。在确定重点控制的分项成本前,我们需要分析是否能够通过工作方法、管理体制的创新进一步降低各分项成本。

材料费,通过货比三家、竞价采购、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能够进一步降低。

管理费,主要是项目管理团队的工资,通过体制创新能够进一步降低。

人工费,主要是劳动工人的工资,通过提升效率,能够进一步降低。

机械费,通过效率提升、竞价采购,能够进一步降低。

公司总部管理团队工资及社保,通过体制创新、效率提升,可以进一步降低。

前期跟踪成本,通过思路转换,可以进一步降低。

营业税及附加、规费、企业所得税,按国家规定执行,不能降低。

公司资质维护费等表4.7中所列后6项分项费用,几乎都不能降低,即使有一些降低空间,因其本身占比较小,本文亦不再进一步讨论。

如上面分析,能够通过一些方面的改进进一步降低的成本共有6项,占比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材料费,占69.45%;管理费,占7.50%;人工费,占5.55%;机械费,占3.42%;公司总部管理团队工资及社保,占2.83%;前期跟踪成本,占2.05%。

4.3.3 两类主体实施成本差异的对比分析

第二步,各分项成本中,小型施工企业与个体户有差异的分项共有11项。其中,小型施工企业处于劣势的项目共有7项,劣势项目费用总额为370 660元;小型施工企业处于优势的项目共有4项,优势项目费用总额为73 646元。(见表4.8)

表4.8 小型建设项目实施中两类主体成本差异对比

在与个体户的对比中,小型施工企业处于劣势的7个分项成本中,能够被进一步改进的其实只有三项:

管理费,比个体户高144 000元,占劣势总额的38.85%。

公司总部管理团队工资及社保,比个体户高90 667元,占劣势总额的24.46%;

前期跟踪成本,比个体户高32 823元,占劣势总额的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