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马铃薯的栽植创新
2025年09月27日
二、冬季马铃薯的栽植创新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 000年到公元前5 000年。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现在,马铃薯的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产量最大的国家。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云南著名的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认为,中国在清朝中期人口大量增加,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马铃薯的传入导致土地可以供养的人口增加。可见,马铃薯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马铃薯通常是夏天种、秋天收,冬季食用的马铃薯通常都是秋天收获以后窖藏起来的。马铃薯窖藏时间不能太久,因为久了它会长芽,长芽后便不宜再食用。
种植马铃薯,最怕收获期长时间下雨,降雨量过大,马铃薯容易在收获前腐烂变质。
从马铃薯的生长温度看,在中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大多数地区的冬季温度都是适合马铃薯生长的。但大部分地区在冬春季降雨量过大是限制马铃薯生长的一个约束性条件,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云南是个例外,冬天、春天降雨量很小。
朱院士团队通过研究认为,冬季在云南种植马铃薯是完全行得通的。因为是春季收获,正好可以填补春季到传统的收获季节秋季之间的市场空档期,可以卖较高的价格,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云南冬季马铃薯的成功栽植,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马铃薯的市场格局。现在全国各地的马铃薯种植企业都跑到云南来了。北京新发地农贸市场随时都有来自云南的新鲜土豆。
从扶贫效果看,澜沧地区马铃薯亩产为3~4吨,而朱院士亲自种的,亩产可以达到5吨。全省有200多万亩冬季闲置土地,如果全部种上冬季马铃薯,大概能够为老百姓新增数十亿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