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身毒道是谁开通的

二、蜀身毒道是谁开通的

要搞清楚蜀身毒道是谁开通的,我们必须先看一看在先秦及秦汉时期,滇池、洱海及滇西的保山、德宏地区主要分布着哪些民族。

在先秦及秦汉时期,云南主要聚集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主要包括傣族、壮族以及布依族先民;氐羌族系,主要包括今彝族、白族、纳西族、景颇语支以及缅甸语支民族先民;百濮族系,主要包括佤族、布朗族以及德昂族先民。

滇池地区是古滇国的统治区域,主要分布着傣族先民。傣族先民是古滇国的主体民族,他们以农耕为主。而金沙江以南至洱海的广大滇西地区主要分布着以游牧为生的昆明人。昆明人属于氐羌族系,是今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等民族的先民。洱海地区也分布着傣族先民。今保山、德宏及云南西南地区分布着傣族先民以及百濮族系先民。(王懿之《云南上古文化史》)

先秦时期居住在今滇西保山腾冲地区的不仅有百越人、百濮人,还有身毒人(印度人)。滇池地区晋宁石寨山出土的西汉文物中甚至还出现了印度人形象。(何耀华《云南通史》第一卷)

那么,从蜀到身毒的贸易古道究竟是谁开通的?其实通过以上事实梳理,不难得出答案。

先秦及秦汉时期之人,不论其生于中原还是西南,因局限于认识水平、交通工具等,活动范围都是有限的,不太可能知道更远地方的事情,更不容易到更远的地方活动。四川的商贾不可能知道有身毒国,更不可能去开辟一条通向遥远身毒国的贸易通道。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因为地理接近,川中的蜀人与川西的邛都人会跟川西南的越嶲(今西昌至云南楚雄一带)人有交往;而越嶲人会跟洱海一带的百越人、昆明人有交往;洱海一带的百越人、昆明人会跟滇西一带的百越人有交往;滇西的百越人早已跟印度人有交往,那个时候,约相当于今腾冲一带甚至有印度人生活。当时在位于印度与腾冲之间的缅甸地区生活的也是百越族系的相同民族。他们当时尚未内附,本来就是同种同源的。印度人从腾冲地区径直穿过生活着百越人的缅甸地区,便到达了印度的东部。

因此蜀身毒道,其实是相邻地区各民族互相沟通交往的通道。这条通道不断扩大延长,最终形成了一条跨越多个国家、沟通多个民族的数千里长的贸易通道。而这条通道上的贸易,则应是以临近民族相互贸易的形式渐次扩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