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结论

7.1 结论

当前,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小型建设项目的施工领域,存在着违规挂靠资质、项目实施主体没有执业资格等现象,这些现象扰乱了建筑市场秩序。出现这些乱象的背后是合法的施工企业竞争力缺失。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就必须对施工企业在小型建设项目实施中面对的成本问题进行梳理,找到施工企业败给个体户的关键成本因素。

经分析,小型施工企业竞争不过个体户的主要成本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施工企业总部及项目部管理人员(含技术人员)的开支太大;施工企业未将自身信誉好的优势发挥出来,没有进一步降低工、料、机的采购成本,并在与个体户的竞争中缩小差距;施工企业项目跟踪思路需要重塑,需要找到一种成本更低的项目跟踪方式。

要从根本上解决施工单位成本问题,需要从六个方面同时发力,六条措施互相促进、互为保障:

第一,组织结构创新。在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可针对原来组织管理中大量人员业务不饱和的特点,将就近的五个项目捆绑在一起,当作一个项目来对待,为五个项目配备一套完整班子,解决人员精简以后谁来履行职责的问题。

第二,项目集成管理。针对小型建设项目的特点,应用挣值法对项目进行集成管理,从而从宏观上解决项目管理的整体思路问题。

第三,项目费用管理。有了精干的组织作保证,有了项目集成管理等先进理念作支撑,便可进行项目费用管理安排,从操作层面解决项目的具体核算问题。

第四,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思路进行创新,可以解决人员精简后员工积极性降低的问题,超额利润分成可解决项目管理人员的利益与公司利益难统一的问题,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具有正面作用。

第五,项目采购管理。针对小型建设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效率的指导思路,有望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

第六,项目风险管理。现有的风险管理措施虽然不直接产生收益,但这能够对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但如果没有这些措施,项目这叶小舟就有可能被风浪掀翻。

以上六项措施相辅相成,编织成了一张小型建设项目成本控制之网。这张网提升了施工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施工企业的非直接管理成本,大大提升了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

总而言之,在小型建设项目施工领域,施工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自我革命,在成本上缩小与个体户之间的差距,进而发挥自身的长处,在未来的竞争中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