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遂宁样本”
2025年10月13日
1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的“遂宁样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优化行政区划、加强基础治理等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行政区划本身也是一种重要资源,用得好就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更大优势,用不好也可能成为掣肘。”地处成渝中部的遂宁市,是典型的川中丘陵地区,享有“东川巨邑、川中重镇”之美誉,与成都、重庆呈“等距三角”。但由于成、渝双城虹吸效应强劲,遂宁经济体量偏小,产业支撑发展能力较弱,呈“中部塌陷”现象。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前,遂宁共有乡镇(街道)131个,平均面积42.74平方公里,低于全省59.77平方公里(除三州地区外)的平均值[1],每个乡镇的平均人口及人均GDP也约为成都的2/5;人口外流严重,相对于2010年,2020年人口流失43.84万人。
为进一步优化城乡资源要素配置,重塑乡村经济和治理版图,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四川省委的统一安排部署,遂宁作为全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三个试点市之一,2019年6月率先启动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2020年12月全面完成“调乡、合村、并组、优化社区”的镇村两项改革“前半篇”任务,乡镇(街道)减少36个、减幅27.48%,建制村减少781个、减幅41.32%,村民小组减少11348个、减幅57.18%,城乡社区增加12个、增幅3.7%。2021 年1 月以来,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创新基层治理,遂宁市以高站位的态势谋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统筹推进“1+26+1”系统改革,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较好地实现了两项改革“1+1>2”的聚合效应,持续释放了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