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多方扩大供给主体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体除了政府、村委会外,还应有居民、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社会力量,形成政府主导、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设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一是政府深入调研,听取群众实际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应关注留守儿童、老人身心健康,提出一些可行的项目及方案。二是社会力量参与支持,解决相关困境。有能力的企业、爱心人士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评审相关的捐助项目,接受政府的邀请,进行爱心捐助。三是挖掘本土乡贤,共同参与服务。应该激发乡贤的参与动力,使其发挥带头效益,激发更多村民的文化热情。四是建立健全基层专职文化人员聘用制度,形成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本地大学生及各类人才积极应聘,实现专职兼职并行,保障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