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二)大力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在人才激励方面。建立了社会工作者考试奖励、岗位补贴等激励机制。遂宁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实施“遂宁社工倍增计划”,对考取社工师资格的非财政供养人员按1000元、1500元、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如射洪市对2008年以来取得社工师资格的非财供养人员全部兑现一次性奖励政策。大英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大英县本土人才激励措施18条(试行)》,对包括社工人才在类的6大领域给予激励。设立社工人才奖,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任常职干部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取得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连续任职满3年后,每3年给予10000元奖励;在大英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除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当年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高级、中级、助理考试,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3000元、2000元。同时明确乡镇(街道)社工站按“专职社会工作者不少于2名、兼职社会工作者不少于3 名”的配置要求,已配置持证社工97 名,专职配置达标率为35%。

二是在人才使用方面。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要求,会同市人社局建立了分行业、分领域的岗位开发、聘用机制。优先在民政事业单位及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区开发社会工作岗位,将老年社工、儿童社区、社会救助、社区社工纳入重点人才。在老年服务领域,市民政局每年安排福彩公益金30余万元,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养老服务技能大赛。在儿童服务领域,牵头制定儿童服务机构服务体系,将儿童之家、流失儿童之家、童伴港湾、童伴妈妈及村级儿童福利指导中心主任、指导员等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社会救助领域,按照2.5个岗位的最低要求配置乡镇社工站服务力量,按照社会救助资金总量的2%提供运行支撑,市救助管理站、市社会福利院、市儿童福利院基本完成以社会工作为主体的专业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占比达到60%。在社区社会工作领域,船山区、大英县、经开区、河东新区在招聘社区工作者时,对于持有助理社工师、社工师、高级社工师资格证的人员考试分别给予2、3、5分的加分。

三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连续三年列入民政的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每年由市、县两级民政局单列资金开展考前免费辅导、考前冲刺培训和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专题培训。针对养老服务、儿童服务、社区治理、救助服务、禁毒、矫正、医务分别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华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专家到遂宁现场指导,推广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机制,指导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规范运行专业服务,建立专业社工领域的高校、研究机构和本土实践师资库、课程库,遂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遂宁市社会工作协会、金桥镇翰林社区社会工作站等5个枢纽型平台被确定为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市委组织部现场教学点,创新推行课程定制服务和菜单式培训。2020年,市民政局与西华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推进社会工作本土化实践。市总工会将工会社会工作和网格员纳入工作激励保护范围,推进工会社工、网格员与专业社会工作融合发展。市社会工作协会创新发起遂宁社工公益读书班,连续四届培养专业社工80余名,探索了“社志合作”机制,推行双工互动,建立了社工人才登记和机构注册办法。

四是在人才评价方面。市委组织部等11部门印发了《“遂州英才千人计划”实施办法》,将社会工作纳入创新创业人才奖范围,最高奖励10 万元,单设“遂州社工菁英项目”,安排资金100万元,面向长期从事社会工作,且有3年及以上社会工作实务相关工作经验,持有相关职业水平证书,在加强社会治理、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人员进行评选,共设置10个批次、每年评选2名,并给予每人5万元资金支持,2019年完成首批评选,2名在医务社工、社区社工领域的社会工作者获得支持。2020年,2名一线社工再次获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