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问题与发展视角,不断完善建设内容
2025年10月13日
(七)兼顾问题与发展视角,不断完善建设内容
当下的建设实践主要停留在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风险防控层面,无论是在建设内容定位、建设思路,还是“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处理上都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应加强社会心态建设,特别是强化疏导社会负面情绪、引导社会正确认知、促进社会积极行为、监测预警群体心理动力等内容。要满足社会大多数甚至全体成员的需要和利益,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需求进行调研、检测、分析,为党委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加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进行群体决策研究,帮助党委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预测、评估、协调、平衡各方利益诉求。要系统性地、有计划地解决社会治理主体、客体以及治理过程中各种心理方面的问题,国家和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要开展必要的心理建设。未来,心理建设可能需要上升成为国家战略,而不是局限于心理健康领域。
【注释】
[1]池丽萍,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应然与实然:基于全国12个试点地区的评估[J].心理科学,2019,42(4):978-987.
[2]池丽萍,辛自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应然与实然:基于全国12个试点地区的评估[J].心理科学,2019,42(4):978-987.
[3]辛自强.“心理建设”或可上升为国家战略[J].民主与科学,2017(6):34-35.
[4]杨波.“社会工作+”融合思维下社会心理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以厦门市希望社工危机干预项目为例[J].管理观察,2017(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