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健全社工服务体系
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已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4535人,其中通过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的达602名,与“十三五”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预期的总量相比,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完成率达到119.34%,持证社工完成率分别为助理级、中级149.71%,高级社会工作师20%。培育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52个,占“十三五”目标任务的102.00%。遂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呈现的主要特点:
一是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切实加强党对社会工作的领导。2017年,市委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工委设立遂宁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和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及志愿服务工作整合,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纳入“两个全覆盖”管理,推动组建2个社会工作直属支部,实现市本级社会工作领域党的工作和组织全覆盖。市政府将社会工作领域的社会服务事项纳入了民生改善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范围,与其他民政工作和社会福利一并部署安排。
二是政府购买,资源支持,真金白银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发展。遂宁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建立了政府购买服务资金总量按照不低于20%比例向社会组织购买、新增事项不低于30%并逐年增长的资源支持制度。2016年以来,市财政局会同市民政局及相关社会工作领域部门,通过定期、定向编制年度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的方式,保持用于支持专业社会工作领域发展购买服务事项、资金的有序增长,“十三五”期间,市本级用于社会工作服务事项的购买服务资金累计达到3.46亿元,占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资金总量的21.64%,推动了老年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救助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发展。
三是搭建平台,培新培优,推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提质增效。遂宁市提出了2022年底前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目标。蓬溪县按“1+20+N”体系,建成1个社工总站、22个镇街社工站和一批村居服务点,率先于2020年实现全覆盖。船山区将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纳入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高位推动,2021年实现5个街道、7个乡镇全覆盖。2016年以来,遂宁优化了市级社会组织的孵化中心,相继建成了蓬溪县金桥社工服务中心、大英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遂宁经开区遂愿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河东新区社会组织支持中心、射洪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船山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列入孵化重点,孵化项目与孵化组织同步开展,基本完成市、县区、园区、街道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培育平台和支持体系建设。全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达到了52个,仅次于成都、绵阳,排名全省第三。
四是政策创新,完善机制,健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制度体系。积极构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项目相互衔接、配套补充的政策制度体系,走在了全省前列。2019年,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实施了“遂宁社工倍增计划”,健全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绩效评价办法和项目服务指引,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财务管理、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规范、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评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标准等一系列指引相继出台,明确专业人员、资金使用、评价验收等行业标准,指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高效、规范运行。2018年,首部《遂宁社会工作政策宝典》亮相,收录近年来中、省、市关于专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方面的政策文件59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职业规范》等方面25个政策文件、配套制度与推荐性地方行业标准,其中18个标准由社工行业组织编制。2019年,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印发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参与精准扶贫示范项目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成为首个专项项目绩效评价办法。
五是民政先行,部门协同,不断丰富社会工作服务场域。民政率先示范,聚焦主责主业,推出系列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老年社会工作领域,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年均投入3000余万元,项目固定服务中设置社会工作服务板块,船山区、安居区服务资金比例达到30%;以乡镇敬老院、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创新实施敬老院老人精神面貌提升项目,将心理抚慰、文艺提升、个案陪伴等服务带到“床边、身边、周边”,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600万元,基本实现辖区内养老服务院舍、站点全覆盖,相关做法得到民政部蹲点调研组充分肯定。在儿童社会工作领域,市民政局通过福彩公益创投连续7年实施“亲青家园”困境儿童关怀计划,形成项目品牌,在各区县陆续推广;2016年,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取得突破,安居区争创民政部示范点。2019年以来,安居区、射洪市“百镇千村 助爱牵手”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持续实施,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70万元。在社区社会工作领域,印发《推进“三社互动”创新社区治理项目建设实施方案(2015-2017)》,出台《关于推进“一社区一社工计划”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通知》,市本级每年安排100万元实施“三社联动”项目。安居区和河东新区投入175万元,引入社工机构实施社会组织培育、社区营造等项目。在救助社会工作领域,市委、市政府将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纳入深改事项,市民政、编办、财政、人社等四部门于2018年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的实施办法(试行)》,率先于全省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的专业社工项目。2020年12月,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开始实施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参与乡村振兴项目,项目资金150万元,在10个中心村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点,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在部门协同方面,团市委每年安排60万元购买“同心圆梦”“心手相牵”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2019年,将200个“童伴港湾”纳入计划,投入资金400万元;市妇联每年安排40万元,实施“社区家长学校”等项目,2018年,全市建成100个“儿童之家”示范站点;市残联每年安排121万元,实施“残疾人社区康复”等项目,2018年起,推出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由社会工作机构承接实施;市卫计委每年安排55万元用于购买青春期性教育和防艾干预社工服务。安居区启动了观护社工项目,蓬溪县年均投入35万元持续实施赤城镇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教育社会工作的探索得到北京大学王思斌教授的肯定,射洪市21名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长期服务在一线。通过资源整合和项目实施,探索建立了符合本领域专业要求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拓展了反贫困、司法、禁毒、医务等16个务实领域,初步形成多部门多领域协同推进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