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催生基层治理共同体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对基层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联动”提出了新要求。遂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乡镇建制平均面积增加至56.57平方公里、增幅32.36%,村建制增至4.4平方公里、增幅69.2%,村民小组面积增至0.58 平方公里、增幅114.8%。基层治理靠人盯防的传统做法越来越力不从心,迫切需要以智能技术实现治理要素的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推动治理方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形成“四治联动”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从目前来看,遂宁在“互联网+基层治理”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数有待完善。基层治理的涉及面很宽,涵盖人口、环境、资源、民生等种类繁多的大量数据。目前,遂宁还未建立全市相关监测指数。二是政府对数据的统筹能力有待加强。加强政府的数据统筹能力,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这样才能快速统筹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显性数据与隐性数据,全面融合各类基础数据,建立一表式、关联式数据库,为基层政府决策提供切实可信的数据来源与依据。三是基层治理能力的相关数据有待挖掘。通常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缺少数据共享,对数据的解读也仅仅停留在数据本身,缺乏深层的挖掘。
遂宁地处成渝中部地区,城乡基层治理任重道远,数据瓶颈问题也尤为突出。建议抢抓新基建机遇,建立常态长效的数据驱动机制,推动智慧场景打造,进一步提升完善遂宁城乡基层政府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其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加快基层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建设“数据+”集成管理平台,搭建资源联通共享平台,主动融入“一网统管”,归总整合部门在村(居)层面的信息系统,形成市、县、区、街镇乡、居村统一的数据集成系统。搭建基层政务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跨业务、跨平台的信息开放接口,推动基础数据向居村有序开放,形成基层政务应用集成管理中心,为基层政务服务的智能化、精细化提供数据和平台支撑。二是加强数据的挖掘与收集。城乡基层治理的起点应是数据挖掘与收集,按照“社区—网格—楼群—家庭—居民”模式,将采集的信息全部录入社区大数据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大数据与网格建设相结合。同时,数据平台可以将政府制度政策下达到基层,也可以将民生民意上传给管理者,实现多元主体“共建”机制。三是提升基层服务数字治理能力。建立“社区数字治理中心”,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通过数据深度分析,描绘基层“社区画像”,建立大数据模型,实时发现群众“痛点”、民生“堵点”,实现精准治理。依靠数字治理,广泛征求群众建议,动态管理民情台账,简化服务流程,提升群众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精准度,保证各项政策措施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基层治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四是加强数据的分析与运用。建议高校社会治理专家与基层政府、数据工程师及其他各行各业技术人才之间加强通力合作,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提前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运用。同时,扩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覆盖范围,探索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内部数据置换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