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重心理健康服务,但社会治理效能不足
2025年10月13日
(七)侧重心理健康服务,但社会治理效能不足
总体评估看,射洪基本上按照“心理健康服务观”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其核心内容是通过心理健康服务来提升人们心理健康水平,以此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但基层部分干部过分夸大了社会心理服务的作用,将治理中面临的实际社会问题“心理化”,把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根本途径[2]。面向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绝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它仅在防止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问题这方面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一些逻辑关联。正确理解了社会心理服务的本质,服务体系建设的“应然意涵”也就显而易见了,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内容定位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应突出“社会”和“社会心理”视角,侧重解决全社会面临的普遍性、群体性、涌现性的社会心理问题。其次,在建设思路上,应该兼顾“问题”视角和“发展”视角,兼顾人的因素和制度因素。社会心理服务要解决那些已经出现的、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甚至削弱了经济发展动力的负面社会心态问题、关键心理指标的恶化趋势[3]。平复社会群体事件、维护社会稳定[4],更要从正面、发展的角度,培育健康、平和、包容、上进的社会心态,提升国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等积极心理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