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少不了新型职业农民

一、乡村振兴少不了新型职业农民

原大安乡芦城村的绍兵家庭农场,注册登记于2013年3月12日,是四川省第一家粮食种植家庭农场。家庭成员4人经营流转土地140亩,年创收120万元,身为村支书的“场主”旷绍兵更是全省劳模。但“多、小、密、弱”的村镇区划格局,限制了土地资源流转与绍兵家庭农场的产业发展空间。

三家镇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是乡宝,乡村振兴少不了”的宝贵经济资源,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更多是源于对土地、对农村的深厚情感,将“身”和“心”都扑在农业上。同时,他们有文化、脑子活,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面对市场变化,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具有立足村镇的产业开拓能力。他们勤劳致富的榜样与共同富裕情怀,是引领小农户能力增长的新动能。基于“农民所得到的能力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是头等重要的”(引自S.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认识,三家农业现代化要从培育集聚新型职业农民入手。新型职业农民范围认定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的带头人和骨干,同时包括返乡创业农民工、大专毕业生、退役士兵、农业科研发推广人员。

正是三家镇党委的重视,不到一年时间,家庭农场由1户增加到33户,新型职业农民达到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