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乡镇机构设置,下沉管理,促进“基层统筹更有力”

(二)优化乡镇机构设置,下沉管理,促进“基层统筹更有力”

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是基层权力资源分配的重要命题,在强化基层行政权力的改革背景下,科学合理地优化整合乡镇机构设置,构建高效的机构协调与内部管理机制,对支撑乡村振兴的推进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1.全面增设“镇村建设管理办公室”。为推动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村镇建设、农业农村等的建设落地,全市75个乡镇统筹设立“镇村建设管理办公室”(中心镇在党政综合办事机构限额内单独设立),镇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要负责镇村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镇村住房风貌管控及古建筑、古民居、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等镇村建设管理事项。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统一加挂“不动产登记服务站”牌子,促进乡镇机构职能整合,重塑分类管理架构。

2.派驻机构管理全面下沉。针对乡镇管理中存在的县级部门“管得了的看不见”,乡镇“看得见的管不了”的难题,遂宁市通过派驻乡镇机构管理下沉的方式,突出乡镇主导作用,从日常管理、经费管理、人员考核等多维度向乡镇放权,将上下管理机构的职能协调制度化,清扫多头管理顽疾。一是派驻乡镇机构日常管理下沉。全市统一在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和规划、畜牧兽医3个领域实行派驻体制、双重管理。日常管理以乡镇(街道)为主,县级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业务领导。其他县级职能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实行属地管理。通过制定县级部门派驻机构管理制度,完善人员管理,建立乡镇统一指挥协调的工作机制。在人员管理上,为稳定派驻乡镇机构人员队伍,遂宁船山区创新采取“三不变、双锁定”的做法,即派驻机构人员身份、编制性质和人事关系不变;编制和人员实行“双锁定”,派驻人员和编制锁定2年,大大稳定了派驻力量。为强化乡镇对人员管理的效能,大英县实行派驻机构人员组织关系下沉转入派驻机构党组织或就近纳入乡镇机关党组织,派驻机构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等由驻地党委负责,推动乡镇党委发挥出协调各方、领导基层的治理功能。二是派驻乡镇机构财政经费下沉。船山区、安居区创新派驻机构经费保障方式,将派驻机构人员的公用经费及伙食补助费、工会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乡镇补贴等列入驻地乡镇预算,由驻地乡镇直接管理,强化了乡镇“管”的主权,推动派驻机构人员实现由县级部门工作人员到乡镇工作人员的融合过渡。三是派驻乡镇机构及人员考核评议下沉。对派驻机构进行工作考核时,乡镇的评价结果一般不低于考核权重的50%。探索建立乡镇评议县级部门制度,对在乡镇实行派驻体制的县级部门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时,乡镇的评价结果一般不低于考核权重的30%。射洪市探索了乡镇与市级部门的“双向互评”制度;船山区、安居区和大英县探索将年终绩效考核奖金交由乡镇发放,派驻机构人员年终绩效根据驻地乡镇和派出部门年度绩效分值按比例分别执行(驻地乡镇占考核权重的70%,派出部门占考核权重的30%)。赋予乡镇对派驻机构和人员的任免建议、评先推优等权力,派驻机构负责人调整后备干部人选推荐须书面征求驻地乡镇党委意见,对履职尽责、德绩双优的派驻机构工作人员,乡镇和派出部门可推荐优先提拔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