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举措

(二)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举措

1.持续加大政策支持,保障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修订完善《遂宁市旅游品牌创建奖励办法(试行)》,持续加大对乡村旅游品牌创建奖补,持续发挥正向激励作用。贯彻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全力做好支持中小文旅企业应对疫情加快文旅产业恢复振兴扶持补贴项目申报,其中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乡村旅游类(精品民宿、乡村旅游酒店、4A 级乡村旅游景区)中小文旅企业进行资金补贴,助推乡村旅游软硬件升级。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对资源禀赋好、有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重点做好先期总体规划,做好产业布局、划定开发框架和保护红线,实施招大引强,吸引投资,实现开发建设,做大做强。同时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实施一批旅游道路支线和乡村客运站建设,重点加快现有乡村旅游集中发展区的道路支线、环线和错车道、停车场建设,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交通安全等配套设施。

3.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以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为契机,深入调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特征、类型和乡村文化内涵,打造民俗文化突出、产品内涵丰富、乡土文化氛围浓厚、旅游业态多元化、市场前景良好的乡村旅游品牌。以173公里农环线为依托,大力发展沿线乡村旅游,鼓励乡村旅游点跨乡镇、跨村整合打造、推广,有效实现以强带弱、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市场共享。组织开展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复核工作,按照标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4.坚持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充实完善全市旅游智库,聘请国、省知名旅游专家对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及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培训、指导。持续加强与省旅游学会、省旅游学校、四川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职业技术学等高校单位的交流合作。各地结合实际,适时赴省内外开展实地学习培训,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信心、提升技能。

5.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贯彻落实《遂宁市旅游品牌创建奖励办法(试行)》,鼓励支持私营企业、民间资本投资开发建设乡村旅游。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举办招商洽谈会,对重大文旅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加强与中国农业银行沟通对接,争取金融资本支持。持续加强与交通、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合作,科学合理规划景区道路,丰富休闲农业产品和乡村旅游业态。

6.持续加强宣传营销,助力农民增收。持续打造乡村踏青采摘游、乡村健身游、乡村民俗文化体验游、乡村美食休闲游等多条乡村旅游线路,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宣传推广。持续加大乡村旅游节会宣传力度,组织开展乡村旅游节、桃花文化节、荷花文化节等节庆活动,积极带动当地农民增收。促进“互联网+乡村旅游”探索实践,通过发展农村电商,利用微信、微博新媒体、互联网支付工具促进乡村旅游线上线下同步发展,提高宣传效率和扩大宣传范围。

专栏2-4 乡村旅游发展定位

船山区积极推动农旅产业不断拓展,着力打造城市休闲观光农业,成功引进遂宁井之源公司打造彩菊民俗度假区和栽种景观树。

安居区发展以田园生态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

大英县依托“万亩橙海”“万亩桃园”“地标柠檬”“中国死海”,借助千年“卓筒井盐文化”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着力发展东方生态园等休闲农庄,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射洪市重点发展以地质科普、诗酒文化为特色的研学旅游,打造“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蓬溪县着力打造常乐拱市、天福万象等休闲农业重点节点,形成了以一体化大环线、三大农业园区为重点,以点串线、以点带面的农业旅游产业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