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医?
高中还没毕业的时候,上海又打仗了,日本人把上海都包围了,租界成了孤岛。高三的时候,我们都不能去南市的校本部上课,学校就借地方,上课像打游击一样。今天上课老师告诉你说在某某地方的花园洋房上课,下一次又告诉说改在南京路某百货公司楼上,条件很艰苦。毕业的时候,是在南市的一个中学里,没有毕业典礼,那时不可能开毕业典礼,只是每人发张文凭。老师跟我们讲,你们可以继续去念大学或自己创业,自力更生,做生意,也可以去参加培训,找个职业,学徒拜师。
那时我对农业很有兴趣,看看种的黄瓜一点点长大,很有兴趣,就想考农业,那时大学招生跟现在差不多,所有国立大学统考,私立大学也统考,有些大学单独自己招考。我父亲问我想考什么专业,我说我想考农业,我父亲说,学农业太辛苦,中国的农业要发达,要走的路还太长,你还是学医吧。我就听从了父亲的建议:考医。那时第一批国家统考,北大啊,南开啊,上海交大啊,都是统一考。我刚好发烧,不能去考,落空了。第二批私立大学我去考了,考取了浙大化学系,后来国立上海医学院也招生了,它是单独招生,我去报名也考取了,两个学校挑选,那当然是学医啊。
那时国立上海医学院在枫林桥刚造好的新大楼被日本人占领了,所以考取后根本没有去那里念书,就在海格路(今华山路)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就是现在的华山医院)念的书。房子破破烂烂,都是同乡会——宁波、广州同乡会捐的,搭起来几座木头房子,只有一栋房子比较像样,就是现在的哈佛楼,这是原来就有的。还有一栋房子,靠近华山路,现在拆掉了,就是我们门诊部兼教学楼。学生很少,一个班级二三十人,我们班最大,90多人,分药科、医科,一年级我们一起上课,二年级就分开了。进去时人很多,90多人,但是要求很严格,有两门功课不及格就除名,一门不及格要复试重考,重考不及格就除名,从一年级到二年级,一筛就筛掉50多人,只剩40多人。二年级到三年级,又筛掉,只剩二十几个,30人不到,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