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阔少到学徒再到人民警察

从阔少到学徒再到人民警察

申、汪:顾老师,我们看您的个人资料时就觉得您的人生经历很具传奇色彩。您中学毕业之后就去做学徒,先是在船务行,然后又到钱庄。您能给我们讲讲这段经历吗?

顾:这个说来话长了。我的家庭呢,30年代是大资本家,那个时候在上海也算是百万富翁,相当于现在几个亿了。40年代抗战,我父亲怕上海的财产保不住,花了几万到乡下去买土地,大资本家变大地主。解放以后,我的父亲思想又不太好,那个时候把他作为反革命管制起来了。

那么大资本家父亲为什么要我去当学徒呢?我父亲的大儿子,后来死在了台湾,他是在上海光华大学念的书,当时家里条件好,他一个花花公子,不争气。我父亲一看,觉得念书好像培养不了人才。老话讲嘛,“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不对?估计就是这样,他要我到浙江绍兴一个钱庄里去当学徒。我在那里学手艺,当了三年学徒。

申、汪:老师,学徒跟我们现在的学生有什么不同吗?

顾:学徒就是拜师傅,过去有一个老的传统都是师傅带徒弟。这样我进去先要拜师傅,在师傅下面当学徒。那个时候也蛮苦的,扫地、要给师傅盛饭、倒痰盂,反正什么活儿都要干的。当时对我一个大资本家出身的人来说,感到很苦,现在觉得反而有一定的好处。不过,我那个时候还是坚持自学。我当时虚岁十六岁,实际上只有十四岁,读到中学,父亲就不让我读下去了。当了学徒以后,我还是空下来就自学,所以在学习上我还是有一定的基础。到了解放后,钱庄也关掉了,我也就回到上海了。

申、汪:当学徒有什么好处呢?

顾:因为我这个出身按照当时来讲是很不好的,可我后来还做过公安民警,为什么公安局还用我呢?这就跟我当学徒有关,学徒是最基层的群众,像农村的贫下中农一样,城市里最基层的就是学徒,最苦的也是学徒,他什么事情都要干,做的是最艰苦的事情。当时我的大哥不争气,所以父亲即使有钱,也不让我念书,倒要叫我吃苦,送我去当学徒。我父亲最常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老是说这个话,好在我也听进去了。

申、汪:顾老师,1950年到1957年,您还当了七年民警,这段经历您能跟我们讲讲吗?

顾:解放以后,钱庄关掉了,我又回到了上海。当时我有一个弟弟在上海当学徒,解放以后他也失业了。失业之后,他就去参军,到空军部队去了。他这一走,我想我也要走参加革命这条路。当时我去报名,有人就建议我说,你到吴淞公安局好不好?于是我就到吴淞公安局去当民警了。从1950年底到1957年我考大学,工作了七年。那时候吴淞等于是乡下,做民警很辛苦的,路窄小得不得了,骑个自行车都困难。解放初,我管的这个地方是个土坯沟。我骑着自行车,拿着一把六寸的小手枪。那个时候你参加民警,就给你武器,因为当时治安不像现在这么安定。我的胆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锻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