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定
1931年出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学系。1960年获苏联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医学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基础医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针刺原理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中心主任,全国针灸学会第一届副会长,针刺麻醉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是我国最早开展针刺麻醉机理研究的“第一人”,也是我国针刺镇痛及针刺治病研究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曾荣获国家级重大科研成果奖3项、部委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长期坚持基础研究与临床密切结合,从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的角度探讨针刺镇痛、针刺治病及针刺改善免疫抑制的机理,成果卓著,曾多次代表上海市针刺麻醉研究协作组到北京,三次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上世纪80年代,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聚合了一批来自原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各教研室从事神经科学相关研究的著名教授,成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神经生物学教研室;1992年又以此为基础,联合临床相关科室的医生筹建和成立了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该实验室以后的大发展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访谈人:宋瑞璇 李信之
访谈时间:2010年
访谈地点:曹小定教授办公室
现在我每天都来实验室的,锻炼一下,来看看。你看我是脊柱侧凸,是我在大学的时候发现的,那时候上课,老师给我们讲有的人的脊柱是侧凸的,有的人的不是,后来老师就让同学们互相摸,看看同小组的同学是不是脊柱侧凸,后来我的那个同学就跟老师说:“老师,你看曹小定的这个脊柱是不是侧凸啊?”老师过来一摸:“还真的是啊。”后来班级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来摸了一次我的脊柱,就是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自己是脊柱侧凸,那时候我已经大学三年级了。
后来我就去医院看,我就问医生要不要矫正啊,他就说不用,这个是很轻的。那么我也就放心了。以后慢慢地,穿衣服就会看到一点,有时还不会看到,后来就越来越厉害。哪晓得到了年纪大了,脊髓就会有老化的现象,我的脊椎就越来越侧凸得厉害了。一开始的时候医生不懂,没有矫正,那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矫正了。现在就是难看一点,但是我一点都不疼的。我每年都会做身体检查,但是就在两年前体检的时候,医生就问我,你开过刀的,对吧?我说我没开过刀啊,我身上从来没有动过刀的。他说你开过刀的,你自己忘了,你的肺一定做过切除了。我右边的肺啊,全没有了。现在只剩下左边的肺,那么也就是说萎缩了,你想萎缩得那么厉害,因为我脊柱侧弯的,老了,骨头疏松了,就压在肺上面了。起先,医生也没有体会到,这个病在我骨头老化的时候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如果晓得的话,就早一点纠正,那也就好一点。现在我就只有左边的半个肺了。人老了,各个功能都在衰退,一点一点地。那我想:好了,如果我不走动,不动它,它就衰退,那我以后就闷死掉了,所以我现在天天到学校,我就是锻炼身体。人家以为我锻炼身体大概就是跑步啦,我以前就不跑的,因为我小时候肺活量很小,就不能做剧烈的运动,现在才晓得有这么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