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
2025年08月10日
我的学生
刘放桐教授
王:您自198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后,陆续培养了多少博士生?您的学生现在基本上还是从事哲学领域的工作吗?其中有没有您比较得意的弟子?您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体会吗?您在培养学生时,除了传授知识,您还比较注重培养他们哪方面的能力?
刘:我培养过的博士生,不久前有人统计将近60个,他们绝大多数都在从事西方哲学的研究工作。我的弟子中谁最好,我不想表态,他们以后的路还很长,不宜现在论定。我培养博士生从来不让博士生给我当帮手,让博士生写一篇文章我在后面加一个名字,这种事我从来不干。他们的毕业论文写什么题目,由他们自己决定,我当然也会给他们提出一些建议,但不做任何干预。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他比较有主动性,坏处是有些人没有这个能力,选题可能不当。如果我再管得紧一些,让他们参与我的项目,对他们帮助会更大一点。例如有一年,有两个博士生的题目是由我提出的,他们俩都是湘潭大学过来的。当时我正在做一个课题,就让他们选了与我的课题相关的题目,让他们参与我的课题中的个别章节。应当说他们的基础比较差,我在他们身上费的功夫比一般学生要多得多。但后来出了书,又是人民出版社出的,对他们倒大有裨益。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
1996年,我被评为复旦大学首席教授,我没有特别重视这件事。2008年,学校评资深教授,我又有幸评上了,我同样并不认为我比没有评上的教师强,这类评审都有许多偶然性。对个人来说,最要紧的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