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上医严谨的治学传统

继承上医严谨的治学传统

公共卫生学院是原上医大的组成部分,自然也继承了严谨的治学传统,并吸取了国外经验。顺便提一下,公共卫生学院与美国的哈佛大学建立了紧密友好的合作关系。80年代后与哈佛交流频繁,哈佛派专家前来访问,我方派教师留学和考察,公卫学院卫生管理方面好些教研室也是吸收哈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来的。

学院为开展环境中微生物教研建立的卫生微生物学教研室是预防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白手起家,虽然已编好了教材,但教师们缺少这方面的实际体会。为此,组织了教师到肉类联合加工厂、禽加工厂、污水处理厂、牛奶公司、化妆品公司、附属医院等参观调查,以增进感性知识。第二种办法是接受一些科研项目,如污水处理方法对大气的污染,毛蚶在甲肝爆发中的作用,黄浦江中病毒的分离方法,高层建筑的空气细菌污染调查,常用消毒剂消毒效果评价,化妆品试用后污染调查,黄泥螺微生物污染的质量测定等课题。此类研究大大增强了教师对环境中微生物污染来源、污染程度、危害性的认识,使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讲课心中有底。

说起讲课光有好的内容还不行,我主张讲究表达方法,使学生容易理解,听了生动有趣;要有逻辑性,前后有机联系;把思路一步一步地引向深入,最后让学生自己抓住一堂课内容的核心。对青年教师讲课,实行试讲,从内容到讲述方法,甚至语调和姿势,板书写法,挑剔毛病,从严要求。讲后还利用课间休息和实习机会听取学生反应,还开专门座谈会征求意见。

实验课是学生动手的好机会,例如组内买了多种空气采样器,在实验室做示教,还分组到校园内选不同地方,如人员密集的教室、寝室与空旷草地作对比的细菌采样,测定污染情况。不能亲手操作的实验内容,就放幻灯或录像以增加感性认识。

做毕业论文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最好方法。从设计到积累资料,完成论文写作全过程都要学生自己动脑子、动手,如何使资料数据可靠、如何作合理分析、如何得出正确结论,教师在其中指导把关,而不是填鸭式教学。最后一关要算是毕业论文的写作了。学生写好后凡是我带教的就一个字、一个字给修改,打印后要求校三遍,根据我自己的写作经验,校对三遍后还可发现错字,所以最好核对五遍,这样一方面文章不会因校对不严而误人子弟,另一方面也培养了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毕业论文也为以后他考研究生奠定了基础。

总之,做老师的一定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关心学生,不能吝惜时间下工夫,培养学生树立为人类健康长寿而努力的精神,启发他们对科学感兴趣,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些将对他们的一生有重要影响。

做“头”的首先要重视教学,这将决定一个教研室的走向。教研室三个字,就是“教”字在前,“研”字在后嘛!说此话并非轻视科研,上面已说过很多科研的重要性,要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到事半功倍,两者双赢。

据调查,学过这门课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在食品、饮用水、化妆品、空气等环境检测监督工作中由于有了外界微生物的概念,掌握了预防污染和从环境感染的知识与技能,使工作得心应手,颇受各单位的欢迎,找工作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