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小说的化学系女生

爱看小说的化学系女生

张、张:因为您一直都很乐观开朗,感觉您回忆起以前的事情都很开心啊。

高:对,很开心。

张、张:您以前中学是在教会学校,英文很好,听说您一直都喜欢看英文原版小说?

高:对,我家里至少有三四百本原版小说。

张、张:全都看过吗?

高:不是全都看过,就是买了很多很多。以前买很多古典小说,后来“文化大革命”中都抄掉了。因为我是中学买的,大学没时间了,都放在家里,后来要抄家了,我母亲全丢掉了。所以经典的那些小说,现在倒不多了。我那时候一个暑假要看50本小说。后来出国以后,就喜欢看现代小说了,我现在家里的都是现代小说。

张、张:您看书速度非常快呀,一个暑假看50本,那就是一天能看两本啊。

高:我就是看书很快、很快,那就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干了。我最不好的就是不会做家务,不喜欢烧饭,也从来不喜欢逛商场。有很多女孩子喜欢的我就不大行。到现在为止,如果我爱人不在家,我就在食堂吃饭,我不愿意把时间花在做饭上。我们那时候暑假长,有两三个月呢,6月份放到9月份。

张、张:您的兴趣爱好很广泛啊。学习成绩又好,社团活动也很棒,做学生会主席,体育都很好。

高:我进交大以后,学校让每个人讲从事过什么社会工作,我就说我中学时候做过学生会主席,结果交大就叫我去竞选学生会的委员。那时候交大竞选是要在学校里贴出来的。我这个人其实在政治上比较幼稚的。我从教会学校里出来,不像很多交大的学生搞过很多地下活动、地下斗争什么的,政治上比较成熟。虽然我要进步,我想念交大就是因为我想进步,我要建设祖国,但是我政治上是不成熟的,但是他们要让我去选干部,后来我又被选上学生会的委员,他们给我分工叫我做体育部长,不是,在交大不是体育部部长,在交大是女同学部部长,我还帮女同学做了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交大女同学不多,女同学在交大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因为女同学念书念不过男同学嘛,女生宿舍条件也很差,交大整个宿舍条件都很差,女生宿舍比男生宿舍还差,夏天根本就没地方洗澡。我做女同学部长,就要给女同学解决问题,我就想办法把游泳池洗澡的地方的钥匙拿来了,跟体育教研组商量好后,我就把游泳池洗澡的地方管起来了,然后所有的女同学要洗澡,就来问我要钥匙,就可以去洗澡了。

张、张:您中学的时候做学生会主席,那时候做学生会主席主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高:那个时候比较活跃,我们的中学比较活跃,就要组织一些文娱活动、体育活动,还要和这些外国老师沟通关系。这个是锻炼你的人际交往能力,我觉得虽说是为大家服务,但是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提高,你要去做这些事,接触的人就多了。而且你要做成一件事,总要想办法说服别人,要让别人同意你,你的沟通能力会提高,对不同类型的、不同性格的人,都要学会打交道。我想对于我的口才、和别人的沟通能力,都很有帮助。这也很要紧啊,作为一个科学家,这种能力也很重要。科学从来是靠团队的,不是靠一个人的。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家,你要把科学做好,一定要有把一个团队组织好的能力。你要没有这个能力,你的科研也搞不好,靠一个人你能做多少事情?那时候我的项目有五六十个人,你要组织项目,就要会组织团队。不要以为老师带学生容易啊,老师带学生也要会做学生的工作啊。要学生相信你,要学生听你,你也要掌握学生的心理,你要会跟学生沟通,你带博士生、带硕士生不是光看业务啊,还靠你这个老师有没有本事去教育学生,根据这个学生的特点,让学生相信你、佩服你、愿意听你的话,这个不容易的。所以说,在学生时期,多做点社会工作也是有好处的。

张、张:您那个时候社团活动、文娱活动这么丰富,不会影响到您的学习吗?

高:那学习就要比别人更努力点,我悄悄地“开夜车”是有名的。中学里我是住学校宿舍,宿舍里老师要查夜的。到九点钟她要来查,查了之后就要关灯了,我就等老师查完了之后,悄悄爬起来,坐在走廊里去读书。

张、张:您最初读大学是读的交大,后来院系调整之后才来到复旦的吧?

高:对。那时候的学生都是经过很艰苦的选拔进的交大,要到复旦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很不愿意。但是,那个时候刚刚经过思想改造,解放以后不是搞了很多运动吗?大学两年级搞思想改造,就知道要服从国家需要了,但是心里面总觉得挺委屈的,因为要从交大跑到复旦这种比较差的学校去了。

张、张:现在我们复旦是全国最好的学校之一了,那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呢?

高:那时候七个学校合并到复旦,有几个是非常好的学校,交大是最好的,还有浙大,这两个是最好的,还有同济、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震旦大学,当然有些是比较差的,所以有好有差就混在一起。大家就到复旦了。

张、张:合并以后,复旦的实力就慢慢强起来了吧?

高:是啊,合并以后,大学的教师就比较好了,交大来的、浙大来的教授都比较好,苏步青、谈家桢都是浙大来的,特别是浙大来的教授都非常非常棒,这样就使得复旦强起来了。

张、张:您在进入交大读书的时候,交大也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吗?

高:交大也是全国招生,而且大部分都是外地来的,上海同学在里面很少的。

张、张:那个时候上大学应该比现在更难吧?因为招的人很少。

高:很少,很少。我们那时候化学系一年就招30个人,一个系就90个人。

张、张:考试也是全国统一考试的吧?

高:是啊,考完了还登报,我们那时候录取不录取就第二天看报纸,报纸上有名字就录取了。但是我只念了两年半,在交大只念了两年,三年级就到了复旦,在复旦念了半年,复旦大学就把我送到北大去,所以我在交大、复旦待了两年半,在北大也待了两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