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开语文教学研究之门:高中语文教学叩思录》简介
《叩开语文教学研究之门:高中语文教学叩思录》这本书是由.李思衡著创作的,《叩开语文教学研究之门:高中语文教学叩思录》共有360章节
1
学会教学研究:语文教师走向专业发展高速路的通行证(代序)
在许多一线语文教师的心目中,语文教学研究好像笼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是高深莫测的,认为语文教学研究是专家教授们该做的工作,与自己无关,自己就是完成所谓的规定的教学动...
2
目录
目 录 学会教学研究:语文教师走向专业发展高速路的通行证(代序) 一、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教学研究? (一)教学研究是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教学研究的深度往往决定教学...
3
课堂教学研究
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土壤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中的最主要活动,它可以展示出教师的文本处理能力,课堂组织能力、应变能力,透射出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观,学生观。研究...
4
狠抓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文言文教学要想提高效率,必须在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狠下功夫。关于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我认为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1)诵读的能力。学生能自己读...
5
一、分期落实,突出重点
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之力,因此教学中我们把高中三年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实行分期落实,具体安排如下: 高中一年级:重在诵读、运用注释和运用工具书的能力的...
6
二、以知识为先导,重新编排学习序列
正确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教学中,在讲授文言课文之前,我们先讲授有关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方面的指导性理论知识。为此我们打破教材中的知识短文编排体系,根据学...
7
三、方法多样,原则不变
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我们力求不拘一格,因文而异。曾采用的方法有:问题导读法、讨论法、质疑法、朗读法、抄写断句法(学生不带标点抄写课文,然后再自行断句、加标点和翻...
8
四、严格要求,检查督促
在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上,教师除了设法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外,还必须严格要求,并随时检查督促。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书、二本,并做到三不准。一书是指人手一...
9
浅谈课堂教学的扩展艺术
大凡观摩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或欣赏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录,总感觉大师们犹如大手笔的散文作家一般,他们的课堂教学不是仅仅拘泥于语文教材,仅仅局限于每一篇课文的...
10
一、延伸式扩展
课堂教学中与教材相关的作家作品、创作背景、阅读方法、理论乃至诗词名句等都可根据需要作适当的延伸补充。如:张超老师在讲授《沁园春·长沙》时,分析“翔”与“浅底”运...
11
二、勾连式扩展
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调动教师或学生的联想力,以教材内容为联想点,勾连有关学过的或相关的知识,这样既可达到“温故”的目的,又可丰富学生头脑。如讲授《绿》时,可先由题目...
12
三、印证式扩展
课堂教学中在论证或阐述某一观点、某一问题时,不妨旁征博引,借机作一适当扩展。如:程翔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在分析“忍能对面为盗贼”为作者心情不好的流...
13
四、生活层面的扩展
教材中涉及的一些现象可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来作进一步扩展,可让学生感受到得更具体。如:程翔老师在《庖丁解牛》的课堂教学中,讲到庖丁娴熟的技艺时,说道:“我再问同学们...
14
五、情感教育扩展
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角度加以扩展,可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挫折教育、孝敬父母、人格熏陶等方面的延伸扩展教育。如程翔老师《大堰河——我的保姆》课堂教学中,分析...
15
六、写作训练扩展
以续写、仿写等方式来扩展延伸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在写中学,写作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培养其相关能力。如赵雷老师《简笔与繁笔》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作者所提出的...
16
浅论语文教学运用多媒体的原则
虽然多媒体越来越普及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但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我认为不管课型特点,不顾文章的体裁特点,不问学生的实际收效如何,一味使用多媒体教学,让整节...
17
一、辅助性原则
借助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首先应将多媒体的运用定位在辅助性上。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不能用多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对课本的阅读、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一味地用课件朗读代替学生...
18
二、实用性原则
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以实用为根本,这要求我们一是要根据课堂类型、文章体裁及课堂需要来确定是否运用多媒体,切忌凡课必用多媒体,节节成了满堂看似热闹,但失去了应用...
19
三、启维性原则
多媒体的运用除了用以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用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
20
四、灵活性原则
这要求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根据课堂需要适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演示有关教学内容,可以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阅读课文、讨论、回答等)与多媒体运用有机结...
21
五、补充性原则
多媒体的运用应以拓宽课文内容,弥补教师、学生及传统语文教学等的不足为原则。如普通话水平及朗诵水平都较高的教师,大可不必运用多媒体播放课文的配乐或配画朗诵,可以直...
22
“定时限讲”之辩证观
2010年3月31日的《中国教育报》“今话题”栏目刊登了有关“定时限讲”的讨论,“定时限讲”的利弊如何,到底是否值得推广,我们不妨先如鲁迅先生所言“运用脑髓,放...
23
一、“定时限讲”所蕴含的先进的理念
1.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定时限讲”,严格限制了教师课堂上“讲”的时间,这就意味着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支配、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凸现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4
二、“定时限讲”折射出学校教学管理方式的简单化倾向
1.一概推行“定时限讲”,忽视了学情 学校管理中的一切措施的出发点应当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然而,不管学生的知识背景如何,不管学生的自学能...
25
阅读教学要上出浓郁的“语文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
26
一、“读”出语文味
《课标》在“必修课程”部分中“阅读与鉴赏”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同时在“实施建议”部分,也指出,“古代诗文的...
27
二、“品”出语文味
在文本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涵泳。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
28
三、“写”出语文味
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对文本的巧妙改写、仿写或续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去思考文本,深入文本,去完成与文本的对话、意义的构建,获得独特的体验。如:教...
29
四、“酿”出语文味
文本教学中,用教师的激情唤起学生对文本学习的热情,用富有激情的课堂氛围,“酿”出浓郁的语文味。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文本教学中要充满激情。我想,激情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30
基于课堂生成的语文教师能力构建
课堂生成,主张“课堂在师生作用下是变动不居的”。课堂生成,强调把课堂看作是“师生积极交往的场所”,而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的场所”,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