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印证式扩展
课堂教学中在论证或阐述某一观点、某一问题时,不妨旁征博引,借机作一适当扩展。如:程翔老师执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在分析“忍能对面为盗贼”为作者心情不好的流露这一观点时,批驳有的学者认为是杜甫谩骂穷人的这一不妥当观点时,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具体详细地叙说了杜甫的《又呈吴郎》一诗的由来及其内容,同时又引用了杜甫的其他诗句“穷年忧黎民,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及陕西民歌流传的句子“唐朝诗圣有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来旁证。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头脑,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这一诗句的理解。又如赵雷老师的《简笔与繁笔》的课堂教学中,在分析完文章中简笔用得好的例子之后,随之一问:同学们能不能举出鲁迅先生在小说中简笔用得好的例子?这一问,通过学生的印证回答不仅扩展了教学内容,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