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语句完整,避免产生语病
2025年11月16日
四、力求语句完整,避免产生语病
有些语句翻译之后,表面上看完全符合直译要求,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翻译出来的语句不完整,成了病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翻译句子前没有分析语句的句式特点,尤其是一些省略句,没有补充出应该有的内容,造成了句子成分残缺。因此,翻译之前要先辨明句式特点,并且翻译之后要检查一下句子是否完整,有无语病现象。
如2004年重庆高考卷第15题第(2)题:
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
这句话中的“亦固守”,如果只翻译成“也牢固地防守”或“也坚守”,这就造成了句子的不完整:“防守”或“坚守”什么?缺乏交代,造成了句子表意不全。因此翻译时就应当根据上下文,补充上宾语“杞州”,整个句子翻译成“也坚守(杞州)”或译成“也牢固地防守(杞州)”。
再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一句,若只翻译成“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与意外的事故”,很明显翻译出来的语句不完整:“防备”的不是“意外的事故”,而是“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将整个句子翻译成“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与意外事故(的发生)”。这样的句子教材中还有很多,如《游褒禅山记》中“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若直译成“我所到的地方与好游的人相比还不及十分之一”,很显然,“地方”不能与“好游的人”作比较。实际上这个句子中“好游者”后承前省略了“所至”,翻译时应当补充上,整个句子应译成“我所到的地方与好游的人(所到的地方)相比还不及十分之一”。
(与朋友合写,原文发表在《作文导报·高中》200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