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材料型议论文拟题九法
纵观历年高考中的材料型议论文,大多是要求自拟题目,而一个好的标题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少。但要拟好一个标题,要颇费考生的一番脑力和时间,为使考生能省时省力地拟出一个好标题,不妨借鉴一下历年高考中涌现出的优秀作文的拟题方法,现将总结出的九种方法介绍如下。
(1)点明文章来源法。这是材料型议论文最简单最直接的一种拟题方法。一般可拟成《<×××>的启示》、《由<×××>所想到的》或《<×××>之我见》这一类标题,其中的“×××”可以是所供材料的题目,也可选用材料中的关键性词语。如1995年高考作文要求根据《鸟的评说》一诗的寓意写一篇议论文,有的考生拟题为《从<鸟的评说>想到的》《从麻雀和苍鹰想到的》《<鸟的评说>之我见》。
(2)点明论点法。这种方法,就是直接用文章的中心论点作标题。好处是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一目了然。如1980年高考作文,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画蛋》写一篇读后感,有的考生拟题为《要重视基本训练》。又1995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拟题为《切勿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要管好自己的舌头》《戴“镜”看人不如脱“镜”看己》,这些标题,从标题中都可直接了解到作者的观点。
(3)揭示论证范围法。即以点出文章论证范围的方式来拟题。常见的拟题方式有《××小议》或《论(谈)××》、《××辨(评)》。如1983年高考作文是根据题为《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议论文,有的考生拟题为《碌碌无为者小议》。又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拟题是《“评说”的危害》《“长”与“短”的辩证》。
(4)引用或化用名言名句法。即引用或化用一些名言名句来作文章的标题。如上文提到的1983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引用荀子《劝学》中的名句拟题为《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含蓄地阐述了做事要有恒心。又如1984年高考作文谈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有的考生引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名句拟题为《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标题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同时也指出要解决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生活,广泛阅读。总之,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标题简洁、凝练、含蓄。当然,要注意引用或化用的名句要贴切恰当,切忌生扯硬拉来作标题。
(5)比喻法。即用比喻来表述或暗示文章中心论点的方式来拟题。如:1987年高考作文材料:A县育民小学办游泳训练班,并请教练进行理论指导,结果游泳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要求考生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有的考生拟题为《理论是实践的翅膀》。又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拟题为《切除身上妒忌的毒瘤》。运用此法,可以使标题生动形象,同时也可增添文章的文采。
(6)概念并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与论点密切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概念并列在一起,形成一种关系型标题。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拟题为《黄鹂·百灵·完人》《秀木·土堆·人》。
(7)问题法。即就原材料中的观点或作者所要论述的中心观点,用设问或反问的形式提出,从而形成标题。如:1987年的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拟题为《水里泡大的孩子就能成为游泳健儿?》《无理论指导,实践岂能成功?》《实践可以离开理论的指导吗?》,这类题目富有启发性,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兴趣。
(8)仿造法。即通过仿照学过的或接触过的文章的标题,并只改动其中个别字眼的方式来拟题。如:1984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拟题为《作文与出汗》,一看此题就知道这是依照鲁迅先生的《文学与出汗》而拟成的。运用此法,切忌生搬硬套,胡乱仿造。
(9)正副标题法。正标题,一般主要揭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副标题,一般点明论述的范围或文章的来源。如:1995年高考作文,有的考生拟题为《手电筒与解剖刀——谈批评与自我批评》《斩断长舌——读<鸟的评说>有感》。
当然,材料型议论文的拟题方法远不止这些。总之,不管哪一种方法都要根据所供材料的性质和特点来灵活运用,拟出一个贴切恰当而又新颖别致的标题。
(原文发表在《中学生读写》199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