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放慢课堂的节奏,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让课堂在对话碰撞中生成精彩

(二)教师要放慢课堂的节奏,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让课堂在对话碰撞中生成精彩

语文课堂应是学生的学堂,而不是教师的“教堂”;语文课堂应以学生学懂为中心,教学的进度应该是学生学的进度,而不是教师推进预设方案的进度。语文课堂应当是教师倾听学生声音、解决学生存在的真实问题的场所。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放慢课堂的节奏,不应一味地马不停蹄地推进预设的“教案”,将课堂变成教学案的“搬演”;而应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让学生去思考,大胆地阐发自己的见解,教师要认真倾听,对课堂上出现的新问题教师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他们对文本的叩问,或来自对教师解读的怀疑,或来自师生对话引起的思维撞击,这些问题恰恰可能是学生的思维临界点,是迫切需要教师解决的。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放慢推进预设方案的节奏,课堂上不必“急行军”,要学会即时捕捉利用这些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动因的有价值的问题,顺应学生的问题或质疑,调整原定的教学流程,采用讨论、对话、讲解等方法解决问题,因势利导,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课堂精彩纷呈。当然,对无效的问题或见解要及时引领和调控,让它迅速回归课堂教学的正题,同时又要力求不浇灭学生积极思维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