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民间歌曲

(四)明、清时期的民间歌曲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我国城市日渐繁荣,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带来了许多农村中产生的新民歌。城市艺人对其进行加工,将其作为自己卖唱谋生的手段,促成了这些民歌的广泛传播。这时,开始有著录民歌小曲的刊本出现。至清代,见于著录的小曲计有208首,如〔倒扳桨〕、〔叠断桥〕、〔一剪梅〕、〔刮地风〕、〔剪靛花〕、〔绣荷包〕、〔满江红〕、〔太平年〕等等。许多曲调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它们的产生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