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持科仪

(一)修持科仪

修持科仪主要是指全真派宫观中的住观的道士每日必做的早、晚坛功课,也叫“日诵功课”;又因自金代王重阳祖师创立全真道建立丛林制度以后,日诵功课已成为全真道宫观的重要制度,所以也叫“玄门功课。”

做早晚坛功课的目的是什么呢?白云观监院黄信阳道长说:“道教早晚诵经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修持之路,人道之门;二、是住丛林之规范,断绝尘缘;三、宏扬阐教,消灾解厄;四、祈求国泰民安,普度幽魂。”《太上全真早坛功课经序》中云:“功课者,课功也。课自己之功,修自己之道也。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又云:“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也。”如此朝夕诵念,昼夜忘疲,以达到“诵持万遍,妙理自明”的境地。看来,做早晚坛功课的主要是为了自我修持,同时兼有消灾解厄、普度幽魂的目的。

早晚课上殿的时间,随四季气候变化,早坛功课在早饭前天刚亮的时候,这时早晨的阳气上升,会思念尘缘,上殿诵经,绝意忘情,诚心定气,六欲不生,一尘不染,排除外界事物的影响,达到“不动心”的境界;晚坛功课在傍晚时分,因这时阴气下降,会思念欲界,安排在这时诵经,可排除一切杂念。

1.早坛功课经

以自我修持,延生保安为主要目的的早坛功课,汇萃了多种道教经典,以《清静经》和《心印妙经》为主。《清静经》秉承老子“道”的学说:“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进而讲到心、静、观、阐发老庄修养法“清静无为”的本旨。最后说到“真寂”和“真静”,就是所谓的“常清静”,也是修养法的最上乘。《心印妙经》云:“上药三品,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混合,百日功灵。”也是沿袭了《道德经》中“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杳兮冥兮,其中有精”的精神,被认为是全真道教稀有的内炼经典。

全部早坛功课经就其总体结构来说,可分为韵、咒、经、诰、韵五大部分。“韵”以歌唱性的韵腔为主;“咒”以直诵各种神咒为主;“经”是念诵各种经文;“诰”的内容为各种宝诰,其经腔则包括直诵、音诵和诰腔;最后的“韵”仍以韵腔为主。第一部分包括〔太极韵〕、〔澄清韵〕、〔举天尊〕、〔双吊挂〕、〔提纲〕、〔小启清〕等;第二部分包括〔提纲〕及净心、净口、净身、安土地、净天地、祝香、金光、玄蕴等八个神咒;第三部分包括《常清常静经》、《消灾护命妙经》、《禳灾度厄真经》和《心印妙经》等四部经文。第四部分包括玉清、上清、太清、玉帝、天皇、星主、后土、南极、北五祖、南五祖、七真和普化等十二宝诰;第五部分包括〔提纲〕、〔天尊板〕、〔中堂赞〕、〔祝圣文〕、〔忏悔文〕、〔小赞韵〕、〔灵官咒〕、〔土地咒〕、〔大皈依〕、〔三皈依〕等。

通常日诵时,宝诰部分是遇到哪一位祖师或真人圣诞,就讽诵礼拜他的宝诰。平时主要礼拜玉帝和雷祖(普化宝诰)两个宝诰。第五部分中,遇初一、十五加祝圣文、忏悔文。其他部分日诵时亦可适当删节。

早坛功课经全目

第一部分

1.1引子 1.2太极韵 1.3澄清韵 1.4举天尊 1.5双吊挂 1.6提纲(七言)“一炷真香本自然” 1.7小启清

第二部分

2.1提纲(五言)“群仙朝上帝” 2.2净心神咒 2.3净口神咒 2.4净身神咒 2.5安土地咒 2.6净天地神咒 2.7祝香咒 2.8金光神咒 2.9玄蕴咒

第三部分

3.1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3.2太上洞玄灵宝升玄灭灾护命妙经 3.3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3.4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第四部分

4.1玉清宝诰 4.2上清宝诰 4.3太清宝诰 4.4A玉帝宝诰(〔弥罗诰〕) 4.4B玉帝宝诰(直诵)(〔弥罗诰〕) 4.5天皇宝诰 4.6星主宝诰 4.7后土宝诰 4.8南极宝诰 4.9北五祖宝诰 4.10南五祖宝诰 4.11七真宝诰 4.12A普化宝诰(〔普化诰〕) 4.12B普化宝诰(直诵)

第五部分

5.1提纲(五言)“人心皆散乱” 5.2天尊板 5.3中堂赞 5.4祝圣文 5.5忏悔文 5.6“一者一人有庆” 5.7小赞韵 5.8“向来礼念诸功德” 5.9灵官咒 5.10土地咒 5.11大皈依 5.12三皈依。

讽经腔选段:

〔澄清韵〕(早.1.3)

例1〔澄清韵〕

figure_0493_0389
figure_0494_0390

早坛功课经开头的〔引子〕为打击乐引子,接下来的〔太极韵〕为器乐引子,均可视为全套音乐的准备,而〔澄清韵〕是第一首讽经腔,具有正式引人整个早坛功课经的作用。该曲属韵腔类乐曲,节奏宽广,旋律极为舒展而自由,表现了“琳琅震响,十方肃清”,庄严肃穆的意境。

〔举天尊〕(早.1.4)

例2〔举天尊〕

figure_0495_0391

道教称得道最高的天神为天尊。〔举天尊〕专门用来唱诵天尊的宝号。原是专为接驾天尊的仪式而用的乐曲,后在各种科仪中广泛使用。该曲属韵腔类里最短小的乐曲,也是白云观道乐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乐曲。

〔提纲〕(早1.6)

〔提纲〕属吟诵类乐曲。由于它的唱词内容高度概括,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故多用于每个段落的开始(如《早坛功课经》2.1、5.1)。这里是用于结束部分,有时也可用于中间部分。〔提纲〕的旋律源于传统的吟诵,介于说与唱之间,音乐结构与唱词结构完全一致但又夸张了唱词的音乐性和音韵的美。

〔玉帝宝诰〕(早4.4A)

例3〔玉帝宝诰〕

figure_0495_0392
figure_0496_0393

〔玉帝宝诰〕又称〔弥罗诰〕,属诰腔类乐曲。此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志心皈命礼”,“太上弥罗无上天”(《玉帝宝诰》经文第一句)和“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几句组成;第二部分是分节歌,每段除开头的“志心归命礼”和结尾的“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相同外,每段中间依次唱一句.《玉帝宝诰》的经文。最后一段的结尾唱出“玄穹高上帝”的“帝”字。这种词曲结合的方式十分独特,既多次强调了一些重要的句子,除结束段外都留下最后一个字不唱,造成词意不完整的期待感。

另一首诰腔〔普化宝诰〕(又称〔普化诰〕)(早4.12A)与〔玉帝宝诰〕的旋律及词曲配合关系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玉帝宝诰〕分节歌的中间部分每遍只唱一句经文,而〔普化宝诰〕每遍唱两句经文,加之有些段的经文句式有不同的长短变化,必然带来旋律的变化。

〔天尊板〕(早5.2)

例4〔天尊板〕

figure_0497_0394

〔天尊板〕属韵腔类乐曲。唱词与〔举天尊〕一样是颂唱天尊的宝号,不同的是前者旋律只有一句,而后者却重复多次,并有明确的起板和结尾句。

〔小赞韵〕(早5.7)

例5〔小赞韵〕

figure_0497_0395
figure_0498_0396

〔小赞韵〕属赞腔类乐曲。

〔三皈依〕(早5.12)

道教奉“道、经、师”为“三宝”。《黄经集注》原注云:“三宝,道、经、师也。道为三教之宗,万有之祖;经为度世津梁;师为人天眼目,不敬所以有罪。”“三皈依”即指皈依“三宝”。此曲属诰腔类乐曲,在早晚功课中均用于结束曲。《萨祖铁罐炼度施食焰口》结束时的《三回向》虽为另一首乐曲,但唱词内容同样是赞颂“三宝”的。

2.晚坛功课经

以自我修持,超阴度亡为主要目的的晚坛功课,以《太上洞玄灵宝救苦妙经》、《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和《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三部经为主,荟萃了多种道教经典。《救苦妙经》云:“救拔诸众生,得离于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我本太无中,拔离无边际。庆云开生门,祥烟塞死户。”《升天得道真经》云:“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即引太和,真气注润身由。”《解冤拔罪妙经》云:“使宿世冤仇,承福超度,幽魂苦爽,各获超升。”白云观监院黄信道长说:“以上经文所述都是超度孤魂,四生六道,一切等众,闻经听法,早得超生。五苦作成常明之境,九幽十狱化为不夜天。孤魂在九泉之下,同登极乐之天。”

晚坛功课经和早坛功课经总体结构相同[1],部分曲调相同,也同样分为韵、咒、经、诰、韵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清虚吟〕、〔步虚韵〕、〔举天尊〕、〔吊挂〕、〔提纲〕和〔小启清〕;第二部分包括〔提纲〕和玄韵咒;第三部分包括《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和《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三部经文;第四部分包括斗姥、三官、玄天、吕祖、丘祖、萨祖、灵官、救苦等八篇宝诰;第五部分包括〔提纲〕、〔天尊板〕、〔中堂赞〕、报恩宝诰、〔小赞韵〕、〔土地咒〕、〔三皈依〕等。

晚坛功课经全目

第一部分

1.1引子 1.2清虚吟 1.3步虚韵 1.4举天尊 1.5吊挂(下水船) 1.6提纲(七言)“一炷真香烈火焚” 1.7小启清

第二部分

2.1提纲(五言):“天尊妙难量” 2.2玄蕴咒

第三部分

3.1太上洞玄灵宝救苦拔罪妙经 3.2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 3.3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第四部分

4.1A斗姥宝诰(〔斗姥诰〕) 4.1B斗姥宝诰(直诵) 4.2三官宝诰 4.3玄天宝诰 4.4吕祖宝诰 4.5邱祖宝诰 4.6萨祖宝诰 4.7灵官宝诰4.8A救苦宝诰(〔青华诰〕) 4.8B救苦宝诰(直诵)

第五部分

5.1提纲(五言)“爱河千尺浪” 5.2天尊板 5.3中堂赞 5.4上请天官 5.5报恩宝诰 5.6小赞韵 5.7“愿消三灾诸烦恼” 5.8土地咒 5.9三皈依 5.10供养咒 5.11结斋咒

讽经腔选录:

〔步虚韵〕(晚1.3)

例6〔步虚韵〕

figure_0500_0397

据南朝宋刘敬叔的《异苑》记载“陈思王(曹操之子曹植)游鱼山,忽闻空中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2]。北魏寇谦之《云中音诵新科之诫》里即有《华夏诵》、《步虚词》等。南北朝及后世也留有《步虚词》多种。传说未始可信,但历代《步虚词》却都是表现得道仙人信步虚空的境界的。存见的〔步虚韵〕竟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其音乐从容飘逸的意境与词是一致的。该曲和早坛功课经的〔澄清韵〕都是全真十方韵中的重要韵腔,相互间呈变体关系。〔吊挂〕(晚1.5)

〔吊挂〕又称〔下水船〕,属韵腔类乐曲。它与早坛功课经中的〔双吊挂〕虽名称很像,但用途不同。〔双吊挂〕属阳曲,可用于早坛;〔吊挂〕属阴曲,只能用于晚坛和斋醮科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