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与乐种研究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三、器乐与乐种研究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器乐与乐种的研究对象,属于中国传统音乐艺术中高层次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整体结构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对乐种考察的开展与研究工作的重视,它的特殊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首先,对民间器乐与乐种的考察与研究,有利于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的总体认识。民间器乐与乐种艺术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上的演变多为渐变、量变,突变、质变不是它的主要特点。当历史上新的文化现象已经产生并发展的时候,民间器乐与乐种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而固守原貌,或只作部分调整和变化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中国民间器乐特别是在乐种中,较多地保存兼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质、形态和遗迹。而对共时性民间器乐与乐种的研究便可以提供许多有关这方面的实例。故,对民间器乐与乐种的深入研究,极有利于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艺术历史性的总体认识。

其次,对民间器乐与乐种的考察与研究,有利于认识音乐文化艺术与社会诸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民间器乐与乐种在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中,往往并非是单纯的宫廷艺术、宗教艺术、祭祀艺术或民间艺术。由于社会背景的诸多因素,乐种中绝大部分在其历史展开的总进程中始终与宫廷、宗教、祭祀、民间四大文化体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它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往来游离于它们之间、寄运于它们之中的表现出多层次社会功能的艺术珍品。对民间器乐与乐种的深入学习与研究,使我们认识音乐文化艺术与社会政治、哲学、宗教、经济等诸文化背景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

再次,对民间器乐与乐种的考察与研究,有利于对文化源流体系的梳理和理论探索。历史上国都迁移所带来的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战争引起的民族迁徙和文化艺术的消亡、融合、再生;统治阶级的宗教信仰与崇拜;弱小民族对中央集权的文化奉献,这些历史的轨迹往往在历史悠久的古老器乐品种与乐种身上留下种种烙印,而迫使一个乐种将众多文化色彩融于自身。对民间器乐与乐种的深入研究,将有利于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流体系的梳理和探索。

最后,对民间器乐与乐种的考察与研究,有利于中国传统音乐学的建设。中国民间器乐与乐种由于具有历时性、专业性的特点,它集中汇聚了历代文化艺术的精粹,它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包容者,各器乐品种与乐种类别都是一定文化的高度凝聚与象征,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座宝库。对器乐与乐种的全面开拓、发掘与研究,将对中国传统音乐系统科学的基本建设,如乐器学、曲式结构学、乐学、音乐文献学、音乐图像学、旋律学、节奏学等等,提供大量新鲜、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可靠的序列数据,对中国传统音乐学学科的理论建设,其影响是极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