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为文化部“九五”期间教材建设重点工程《中国艺术教育大系·音乐卷》中之一部;同时也是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第一批立项课题。全书由中央音乐学院师生承担撰稿。绪论部分,撰稿人袁静芳教授。上篇为民间音乐。第一章“民间歌曲”,撰稿人周青青教授;第二章“舞蹈音乐”,撰稿人杨民康副研究员;第三章“说唱音乐”,撰稿人张鸿懿教授;第四章“戏曲音乐”,撰稿人钱茸副教授;第五章“器乐与乐种”,撰稿人袁静芳教授。下篇为宗教、祭祀音乐。第六章“佛教音乐”,撰稿人袁静芳教授;第七章“道教音乐”,撰稿人张鸿懿教授;第八章“祭祀音乐”,撰稿人项阳副研究员(在校博士研究生)。乐谱卷责任编辑肖学俊讲师。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编写工作,是根据中央音乐学院教学改革方案“学年学分”制的推行,精减必修课程,多开设选修课程,在打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教学改革精神,并在中央音乐学院多年来民族民间音乐分五大类分别教学的基础上,精选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理论课程。同时,在教材编写中,注意吸收了近五十年来学术界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的成果,补充、更新了教材内容。如在原有五大类教学基础上,增加了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祭祀音乐部分等等。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为音乐院校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教材,其内容经过适当选择与调整,同时也适用于普通大学音乐必修课及师范院校的教学。《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的教学目的,从宏观上来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东方文化的集中表现之一,有着独特的价值系统和思维方式,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块瑰宝。学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了解与把握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与特质,加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从微观上来讲,本教程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梗概,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主要类别以及各类别中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代表性的优秀曲目,在感性把握的基础上,能从理论上做到一般的总结和概括,掌握其主要艺术风格特点。
配合本书教学的曲谱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著作在编写过程中,曾到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考察。得到当地文化部门和音乐干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我院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方暨申、董维松、耿生廉、周宗汉、扎木苏(蒙古族)、常维孝、蒋菁、吴锡林、罗映辉、王瑜璇等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开拓与教材体系化的建设方面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本著作的编写奠定了基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编辑委员会
1998年12月